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悠久,茶道精神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精神之一,在中国,发扬茶文化是为了宣扬一种"以和为贵、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的精神。茶道精神主要表现在:修身、养性、体验大自然、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等方面,茶道与中国道家、儒家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而现代的篮球体育精神也要求具有一种"和"竞技精神,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团队精神就显得固然重要,从这一点上看,茶道精神对现代篮球体育精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莼菜中锌蛋白的分布及氨基酸组成,以富硒高锌土壤中种植的莼菜为材料,对其幼叶蛋白质进行分离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莼菜中蛋白质主要类型为弱碱性蛋白质,比例为44.79%,但其锌含量相对较低,水溶性蛋白比例只有15.43%,但其锌含量却是弱碱性蛋白质中的2.17倍,表明大部分锌离子是与水溶性蛋白结合的;通过逐级盐析从水溶性蛋白中获得5个馏分,进一步分析各馏分的蛋白质含量及锌含量,获得WSⅡ和WSⅤ这2个高锌含量的蛋白质馏分,电泳分析显示这2个馏分分别由一个或一系列相同亚基组成;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WSⅡ和WSⅤ中甘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花椒枝枯病在陕西省花椒产区大面积地发生,严重影响了花椒的生长,导致花椒产量和质量的显著降低。为明确花椒枝枯病的病原,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致病性验证,分离获得花椒枝枯病菌。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TEF1-α序列的串联分析,将花椒枝枯病菌鉴定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eres。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5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菌的菌落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源杀菌剂中以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乳油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46和0.608 mg·L-1;化学杀菌剂中以复配农药的抑菌作用更显著,以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和12%腈菌·三唑桐乳油的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02、0.115和0.125 mg·L-1。本研究能为花椒枝枯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择10个黑、棕种皮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进行芽苗菜生产,对芽苗菜的株高、茎粗、芽水分含量、维生素C、百株芽鲜重和产量等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四角豆和黑芽菜产量最高,分别为13.33、13.22 kg/m2,与其他品种产量达极显著水平;大豆芽苗菜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0 7,产量与茎粗、百株芽鲜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 5、-0.687 8。东新1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5.13 mg/100g。综合选择出适合生产芽苗菜的大豆品种有山东四角豆、黑芽菜、97鉴24、晋大814和牛眼睛黑豆5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6.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反溶剂重结晶制备甘草酸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乙酸乙酯作为反溶剂制备甘草酸微粉,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对甘草酸微粉颗粒大小和形貌的主要影响因子(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温度、反应强度、反应时间、溶液浓度)进行考察,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实验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DSC)和激光粒度等分析方法对原粉及微粉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与体系温度、反应时间成正比,并随反溶剂与溶剂体积比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浓度:275mg/mL,体积比:9.96,反应强度为1105.98 r/min,温度为30.34℃,时间为5.52min的条件下测得微粉粒径达到了203nm,与微粉化预测值220nm相接近,此外,表征参数显示微粉的化学性质较原药并无明显改变,最终制得较原粉形态规则且分布均匀的小颗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