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评价不同剂量的自主研发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对怀孕母牛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产前30~15d围产母牛70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牛,间隔15d,采用不同剂量免疫,定期采集初乳和犊牛血清,采用已建立的牛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初乳乳清和犊牛血清中的抗体滴度,统计分析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使用自主研发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免疫怀孕母牛无红肿、发热等症状,是安全可靠的;用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怀孕母牛,初乳乳清抗体中牛支原体Ig G抗体水平在奶牛分娩后3h达到一个峰值,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逐步下降,在奶牛产后96h,抗体值均在0.3以下;A组的抗体最低,B组、C组、D组抗体均低于E组和F组;E组和F组抗体滴度较高,两者无差异。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母牛所产犊牛哺食初乳后,犊牛血清中牛支原体Ig G抗体在犊牛出生后24h达到最高,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加,抗体滴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在A组、B组和C组抗体呈现层次不齐的状况,D组抗体水平高于A组、B组、C组,低于E组和F组;E组和F组抗体水平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研究结果为牛支原体疫苗的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为分离筛选用于牛活菌制剂的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采用API 50CHL对从牛瘤胃中分离的60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耐酸、耐碱、耐氧、生长温度、耐药和抑菌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生化鉴定出的3株乳酸菌分别为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和乳明串珠菌(L.holzapfelii),分别命名为L1、L2和L3。其中,L1耐酸性最强,L2耐碱性最强,L1在37~40℃均生长良好且兼性厌氧;L1、L2、L3耐药率分别为80%、67%、53%;3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为18.3mm和16.4mm。结果表明,L1、L2可作为抗性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湖羊是著名多胎绵羊品种,新疆引进后,因技术不成熟、受养殖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适合新疆本地养殖的模式。本文根据湖羊羔羊的特性和新疆南疆气候条件,从羔羊出生时的管理、羔羊初乳的饲喂、羔羊常乳的饲喂、开食训练时的饲喂、断奶和断奶后的饲养、羔羊圈舍的管理和严格防疫等方面探讨了南疆墨玉县地区提高湖羊羔羊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抗犊牛肺炎支原体免疫初乳乳清的制备方法,本试验采用牛支原体灭活佐剂疫苗于经产前2~4周给怀孕母牛免疫接种2次,制备高免初乳,收集产后12 h之内的初乳,分别采用离心沉淀与过滤法制备脱脂初乳,采用不同的酸化法、酶化法、酸和酶结合法制备乳清,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及ELISA方法检测乳清中的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 ℃、3500 r/min离心30 min对初乳的脱脂效果最好,初乳总蛋白含量及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少;酶和酸结合法的乳清析出率最高,维生素C(0.2 g/mL)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蛋白损失最小,盐酸处理法对脱脂初乳中抗牛支原体抗体滴度损失最小。结果表明用0.6 mol/L盐酸调pH至4.6,室温下放置30 min,10000 r/min离心20 min是高免初乳乳清制备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自制牛支原体和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分别免疫产蛋鸡,并检测效价,采用卡拉胶结合硫酸铵沉淀法提取Ig Y,观察抗牛支原体及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高免卵黄抗体制剂在犊牛中应用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牛支原体在首免后第60d抗体效价达到高峰,经ELISA检测效价为1:128000;牛多杀性巴氏杆菌首免后第50d抗体效价达到高峰,经IHA检测效价为1:1024。临床初步应用表明,二联卵黄抗体对犊牛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介绍了兵团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兵团畜牧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分离筛选用于牛活菌制剂的乳酸菌菌株,试验采用API 50CHL对从牛瘤胃中分离的60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耐酸耐碱、生长温度、耐氧、耐药和抑菌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生化鉴定出的3株菌分别为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和乳明串珠菌(L.holzapfelii),分别命名为L1、L2和L3。其中,L1耐酸性最强,L2耐碱性最强,L1在37~40 ℃之间均生长良好且兼性厌氧;L1、L2、L3耐药率为60%~100%;3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L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0和16.40 mm。提示,L1、L2可作为抗性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影响着奶牛整个生理周期的活动。随着我国养殖集约化的发展,尤其是高密度、高强度、连续周转式的舍饲条件下,奶牛的品种、营养、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一系列由应激导致的疾病也随之而来。关于氧化应激、热应激、疾病应激等对奶牛的影响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由于人们忽视了噪声对奶牛的影响,因而关于噪声对奶牛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过去研究的总结,发现噪声对奶牛的生长发育,产品产量都有影响,并从牧场初期建设的角度,提出指导建议,希望尽可能规避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全菌蛋白经超声波裂解后的裂解物作为包被用抗原,建立检测牛支原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同时对抗原的包被方式、封闭剂和封闭时间、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一抗和二抗最佳作用时间、血清稀释液、底物显色时间进行优化。用该方法测定10份阴性血清的OD450值计算出阴性临界值,并对牛布氏杆菌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00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阴性临界值为0.327。用该方法检测牛布氏杆菌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间接ELIS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自制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免疫产蛋鸡,采用卡拉胶结合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卵黄抗体IgY,并采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抗原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浓度是800μg/mL,免疫后第7周抗体效价达到高峰,效价为1:1024,高效价持续5周开始下降,测定提取的IgY浓度为8.258mg/mL,无菌检测及动物安全性实验表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安全可靠。本研究制备了抗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卵黄抗体,为防治由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的犊牛肺炎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