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5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氏沼虾仔虾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体重、温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仔虾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仔虾的耗氧率与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产邻苯二酚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BGZ-06菌株利用苯甲酸钠产邻苯二酚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的二水平因素设计筛选出较重要的因素,然后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杂合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使邻苯二酚的产量提高了20.66%,获得的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种香蕉组培苗(Williamshybrid和台湾8号)在温度下降期间叶片膜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和在培养基中的添加氯化胆碱(CC)对香蕉组培苗的抗寒效果,结果表明,两个香蕉品种的组培苗随着温度的降低,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趋势是,在28℃~15℃的降温过程中有所上升,当温度下降至8℃和4℃时则逐渐下降;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和细胞质膜透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处理方式,对产γ-亚麻酸的一株雅致小克银汉霉D5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得到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D5-89.与出发菌株相比,该菌株γ-亚麻酸含量在油脂中的比例从10.31%提高到19.76%;发酵液中γ-亚麻酸的产量从0.3648 g/L提高到0.6832 g/L,提高了87.28%.该性状经过10次传代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赤潮发生的原因及对近海养殖业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有关赤潮防的动态,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348个学员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学员的感知绩效、感知成本、信任、培训满意度以及培训忠诚五个方面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员的感知绩效和信任均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信任的影响程度更为强烈;信任还对感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感知成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成本对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培训满意度对培训忠诚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下列建议:牢抓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创业兴业三大培训主线;积极发挥校友会平台的作用;注重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处理方式,对产γ-亚麻酸的一株雅致小克银汉霉D5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得到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D5-89。与出发菌株相比,该菌株γ-亚麻酸含量在油脂中的比例从10.31%提高到19.76%;发酵液中γ-亚麻酸的产量从0.3648 g/L提高到0.6832 g/L,提高了87.28%。该性状经过10次传代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导入玉米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胚法将大豆DNA导入玉米自交系,获得变异植株D0代及D1代植株。考察D0代变异株及D1代植株的性状,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D0代植株及其供体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从而初步证实了大豆DNA的功能片段已整合到了受体基因组内并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种香蕉组培苗 ( Williams hybrid和台湾 8号 )在温度下降期间叶片膜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和在培养基中添加氯化胆碱 ( CC)对香蕉组培苗的抗寒效果。结果表明 ,两个香蕉品种的组培苗随着温度的降低 ,其超氧物歧化酶 ( SOD)和过氧化氢酶 ( CAT)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趋势是 :在 2 8℃~ 15℃的降温过程中有所上升 ,当温度下降至 8℃和 4℃时则逐渐下降 ;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 ( MDA)和细胞质膜透性则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在生根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内添加 30 0 mg· L-1的 CC后 ,能提高香蕉组培苗 ( Williams)的上述酶活性 ,降低 MDA产生量和细胞膜透性 ,起到一定的抗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遗传性稳定的6个F7花生品系和两个推广花生品种桂花17、汕油523为材料,分别对温室条件下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叶片和果仁的酯酶同工酶和果仁粗蛋白、粗脂肪及大田春花生果仁粗蛋白、粗脂肪和产量性状、理论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带在品种(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饱果期各品种(系)间花生果仁酯酶同工酶只有表达量的差异。下针期花生叶片的酯酶同工酶与结荚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其果仁粗脂肪、粗蛋白的形成有关;饱果期花生叶片和果仁酯酶同工酶与花生的单株果数和果重相关,并且对花生果重、仁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