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原产非洲热带地区.我所于1996年从美国引进、试种,并获得成功.黄秋葵以采摘嫩果供食,适宜多种烹饪方式,味极清香滑粘,是集营养与保健并存的特种蔬菜,种子是良好的咖啡添加剂.黄秋葵的开发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特大"太空椒"是用北方优良品种为基础材料经卫星搭栽,利用太空失重基因突变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系属中早熟,株高55~80cm,株幅45~55cm,果实灯笼形,外观鲜绿有光泽,肉质厚,口感脆甜.结果期长,早期挂果率高,膨果速度快,前期单果重200~250g,最大单果重达600g以上,丰产潜力较大.经两年大田示范结果,保护地栽培亩产6984.5kg,比对照"牟农"和"海花"分别增产15.8%和21.3%.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稀植留叶枝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大丰和山东惠民为试点,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抗虫杂交棉去、留叶枝处理及其与密度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留叶枝处理对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果枝数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单株叶枝数影响不大,但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叶枝数减少;除大丰试点最高密度处理外,不同密度下留叶枝处理的皮棉产量均高于去叶枝处理,大丰和惠民两试点分别平均增产5.41%和12.90%;大丰试点以1.8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最优,其次为2.4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惠民试点则以3.75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其次为4.2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结合稀植简化整枝栽培技术推广杂交棉,是实现杂交棉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从湖南亚华棉花种子有限公司引进亚华棉7号,在刘庄、小海、西团、大中、新丰等乡镇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示范面积14.6hm^2。2008年因该品种表现突出,应农户要求,扩大种植范围,示范面积715.4hm^2。经过两年示范,亚华棉7号丰产性表现尤为突出,平均公顷皮棉1875kg。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本地区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号”不同移栽密度和简化整枝技术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探讨最佳组合配置,从而为此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处理(组合)试验分密度(A)和整枝(B)两个因子,其中密度设每亩(A1)800株、(A2)1200株、(A3)1600株、(A4  相似文献   
7.
8.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来在苏北沿海滩涂垦区较大面积发生,一部分田块病情十分严重.此病一旦发生,造成稻苗出叶速度缓慢,分蘖迟缓或不分蘖,株型簇立,根系发育不良,引起僵苗.最终造成减产和经济受损.  相似文献   
9.
"太空椒"是按国家"863"计划,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高产、优质蔬菜良种.我所于1997年引进,同年开展小面积试验,近两年又进行了冬季日光温室、早春大棚、地膜覆盖、露地移栽等多种栽培模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大面积春棚生产示范,从而掌握了"太空椒"亩产8000kg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实行棉花留叶枝简化栽培,应选择棉花营养生长较旺盛的品种类型,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适当降低密度,利用叶权,结合适度化控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留叶枝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应比常规栽培的密度降低5%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