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分离法,对我国14个产茶省区的26个主要茶树品种的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组成比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组成茶籽的脂肪酸有软脂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亚麻酸(18∶3)豆苷酸(14∶0)和棕榈油酸(16∶1)等七种组分。其中棕榈油酸(16∶1)属首次发现。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异,组成比范围如下:软脂酸15.79±1.03%;硬脂酸2.64±0.64%;油酸56.0±  相似文献   
2.
茶皂素在混凝土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在加气混凝土浇铸中获得了成功。本文从热力学和茶皂素的结构、表面活性及分散性四个方面,对茶皂素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作了理论上的阐述。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结构,是浇铸过程稳泡作用的重要原因,通过表面活性吸附,明显地改善了加气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发气过程中的料浆流变性能,显著地提高了制品的抗压强度;对发气剂金属起到分散悬浮作用,以改善浇铸体系的发气性能和提高发气效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浇铸过程的稳定性,成品率提高四个百分点;抗压强度提高10%—20%;减少了制品的  相似文献   
3.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临界胶束浓度(CMC)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茶皂素的 CMC 为0.5%左右,并且在水质硬度0—28.7°d 的范围内几乎不受影响。同时,对茶皂素的去污力、起泡力、湿润性、分散性以及乳化作用等功能性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首次提出了茶皂素对疏水性材料接触角θ在0°<θ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初,主要生产纤维板,到目前为止,全国有人造板厂300余家。年产纤维板5000吨以上的大型厂家有十多家,年产纤维板12万吨左右,约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 1982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5000吨级以上的纤维板厂厂际竞赛会议上,黑龙江省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受林业部和与会各厂的委托,进行了“TS-80乳化剂”(茶皂素乳化剂,详见本刊1983年第5期)降低纤维板吸水率的大生产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黑龙江省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是1959年由瑞典引进年产18000吨设备的湿法生产纤维板厂。它是我国人造板行业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综合性企业,纤维板最高年产量达24000吨。该厂所产“长城  相似文献   
5.
采取食用级茶籽油经氢化和脂肪酸重组处理研制而成的 TO-891制茶专用油脂,外观为乳白色固体,无杂质,无异味,熔点50—58℃;酸价≤4;过氧化值(出厂)<0.15%;饱和脂肪酸含量70%以上(其中中碳酸含量50%以上)。该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好,抗酸败能力强,便于运输,耐贮藏。与传统的柏油相比,它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和用量少等优点。1989—1990年在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及福建等省30多个产茶县在炒制龙井、旗枪、大方、珠茶、炒青及各种名茶中试用推广,结果表明,该油脂完全适合炒制绿茶的工艺要求,并能改善茶叶品质,经济效益显著。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制茶用油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最近《光明日报》(1983年4月29日)、《经济参考》(1983年5月30日)报道了TS-80乳化剂研制成功的消息后,茶叶研究所收到了各方面的来函,要求技术协作,科研成果技术转让,了解使用范围等等。这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副产学科研究中的一大进展,说明这是一个有前途的开发领域。它对当前和今后茶叶生产、茶油生产和人造板工业生产的发展,都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交流情况,促进事业的发展,兹将TS-80乳化剂研究的简况、技术鉴定的主要结果以及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等,作一扼要介绍。一、TS-80乳化剂的研制概况  相似文献   
7.
TS—861稳泡剂及其在加气混泥土工业生产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三三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为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正在实践和建设的以人员分类管理为核心的机制。其要旨是根据研究所的方向任务和实际情况,对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当前生产急需的应用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技术推广和开发性工作的人员按照三个三分之一配置,以期达到“稳”住重点,半“稳”半放,该“放”全放的目标。本文所介绍的该院茶叶研究所在实践中的一些作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经过“三三制”分流人员后,目前,共有在岗职1172人…  相似文献   
9.
自从1974年以来,茶籽油生产发展较迅速,相当多的社队企业和茶场也办起茶籽油厂。茶籽含油量的测定在设备简单的单位就要求有一个不仅容易掌握而且快速准确的方法。为此,我们研究了含油量的多种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认为,采用无水硫酸钠石英砂研磨法测定茶籽油含量,比需时12小时的索氏抽提法,不仅可减少大量试剂,而且测定时间仅需两小时左右,符合生产实际要求,适于小型油厂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贮藏、运输过程中,茶籽往往会发热、霉变,游离脂肪酸增加,使油脂产生很多异味,甚至是腐败的臭味。可见,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与油脂的品质关系极大,亦是油脂商品检验的主要指标之一。酸价是指中和一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是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多寡的一种化学数值。对于一种油脂来说,酸价值越低则表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越少,油脂品质越好;反之,酸价值越高,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越多,油脂品质越次。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