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燕麦为试材,研究了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氮水平对燕麦在孕穗开花期旗叶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的水分胁迫抑制了燕麦旗叶的光合作用,而在此条件下,高氮水平可以明显增加燕麦的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使其中的某些光合指标接近于正常水肥供应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21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生育时期的土壤干旱均会导致玉米减产,其中抽雄吐丝期水分胁迫减产最重,其次是拔节期,苗期相对较轻。苗期水分胁迫使玉米子粒的“库”形成受到一定阻碍,但由于后期仍维持较大的绿叶面积,复水后可迅速补偿由于前期水分胁迫所减少的生长量,减产较轻。拔节期水分胁迫导致植株矮化,穗位高降低,从而使产量降低。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干旱可导致散粉至吐丝期间隔(ASI)加大,致使花期不遇,穗粒数大幅度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我国1960—2010年旅大红骨类群30个代表性玉米自交系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及穗部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更替,穗长和行粒数呈增加趋势;株高、穗位高、叶夹角、雄穗长度和玉米抽雄吐丝间隔期均呈降低趋势,秃尖长降低显著;穗粗和行数略有减少,雄穗分支数无明显变化。倒伏率、倒折率、病害率等抗逆性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干旱后幼苗存活率,从具代表性的14个燕麦品种中选取3个典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系),以此为试材进行幼苗期水分胁迫试验,研究其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胞间CO2浓度(Ci)均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关系密切,且Pn、Gs、仪及LSP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Ci的降低幅度则与燕麦幼苗期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吉单261和京单28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显著下降;基础荧光显著增加,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PSⅡ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随着光强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幅度明显加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增加幅度则明显减缓.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减弱,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减少,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下降,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过多的光能多是以非光化学猝灭等其他形式耗散掉,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玉米叶片光合测量数据为基础,利用直角双曲线对农大108和京科25两个玉米品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观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及光饱和点(LSP)均降低,农大108的降低幅度较小,京科25的降低幅度较大。水分胁迫后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科25在水分胁迫后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降低,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农大108在水分胁迫后仍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7.
丹农玉7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54为母本、自选系丹314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对丹农玉78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品种抗旱性筛选指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振平  齐华  李威  白向历  刘明 《玉米科学》2007,15(5):065-068
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性是减小因干旱带来损失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指标缺乏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鉴定体系。产量指标是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最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13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鉴定试验,对以产量为基准的不同鉴定筛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算术平均生产力(MP)、几何平均生产力(GMP)和耐旱指数(DTIv)可作为鉴定抗旱性的首选指标;耐旱指数(DTIv)能更好地作为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灌浆期燕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燕麦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对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均呈直角双曲线变化,水分胁迫不仅使净光合速率减小,而且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呼吸速率也明显降低;水分胁迫还使叶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减小,且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强减小幅度增大;分析认为,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直接影响胞间CO2浓度变化,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前者则是影响胞间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水分胁迫致使净光合速率下降更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30个玉米新组合为试材,分别在海城(辽中南)、铁岭(辽北)、阜新(辽西)、凤城(辽东)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比较不同生态区品种的产量差异,分析产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2)各生态区的产量依次为:海城铁岭阜新凤城。(3)吐丝期和灌浆期日均温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吐丝期降雨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吐丝期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吐丝期的降雨量与日照时数两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