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农用增效型腐植酸精华液在茶树上的效果,试验采用几种叶面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0倍液农用增效型腐植酸精华液能增加茶树新梢发芽密度,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盟县岳宋乡曼亨村生态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市西盟县岳宋乡曼亨村是普洱市农业局的扶贫挂钩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要求,普洱市农业局充分发挥"农业人"的优势,结合曼亨村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为手段,以提质增效创收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高效防治技术,努力打造高产优质的现代化生态茶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曼亨村的生态茶园建设初见成效,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茶叶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石尚  文礼章 《长江蔬菜》2010,(18):47-54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甜菜夜蛾生存发育和繁殖力的规律,收集整理了不同地理区域我国学者对甜菜夜蛾种群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文献,通过提取各相关地区文献中有关温度和湿度对甜菜夜蛾生存发育繁殖影响的相关数据,并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性比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甜菜夜蛾存活率、发育力的主导因素,地理区域间和湿度与之相关,但不显著;而地理区域则是影响成虫繁殖力的主导因素,在各学者所设试验水平范围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与成虫产卵量变化相关,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对比和综合分析,重新整理了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我国甜菜夜蛾广域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6~29℃,最适生存湿度为70%~80%。各虫态广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14.39℃,36.88日度;幼虫,11.31℃,192.86日度;蛹,13.65℃,105.77日度,各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艾敌达57%石蜡油EC、保试达18%草铵膦AS两种除草剂进行了除草试验。结果表明:艾敌达57%石蜡油EC有机除草剂对茶园常见的杂草均有较好防效,推荐有机茶园中使用艾敌达57%石蜡油EC15倍液药液防治杂草;保试达18%草铵膦AS药后14 d和21 d防效均达100%,推荐无公害茶园防治杂草使用300倍液的保试达18%草铵膦AS药液。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尚呈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几种叶面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0倍液的尚呈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有一定的作用,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是制作高档名优绿茶的首选叶面肥。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型生物有机叶面肥—芽满园在云南大叶种茶树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喷施几种叶面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芽满园鲜叶产量高、新梢生长快、叶面油润有光泽,综合经济效益好,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加工不同产品儿茶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抗10号、雪芽100号、桃形叶、云梅、云瑰、矮丰、长叶白毫、短节白毫等8个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所制白茶、晒青茶、红茶的儿茶素组分含量进行HPLC分析,探讨三种不同工艺产品的儿茶素差异。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替代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溶性农药存在的水浸出率高、农残超标严重等茶叶质量安全隐患,试验采用几种脂溶性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进行比较,旨在逐步替换当前使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水溶性农药,降低茶叶农残浸出率。结果表明,150 g/L凯恩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效果最好,与茶蝉净、联苯菊酯等其它药剂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药效持久。  相似文献   
9.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茶园中,特别是绿色食品茶园及有机茶园中危害较重且难以防控的害虫。为了筛选出绿色食品茶园及有机茶园中适合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生物农药,笔者选择了30%茶皂素AS、0.5%苦参碱AS、0.5%印楝素EC(力胜)、400亿个孢子/g茶将军WP(球孢白僵菌)四种生物农药进行单剂或复混剂共五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最佳防效达100%,A与C及C与D药后21 d在P0.05的显著水平上均存在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旨在挖掘与维生素B_6(VB_6)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为水稻高VB_6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14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对糙米的VB_6进行连续2a的测定,品种VB_6变幅为39.70~138.48μg/g。通过TASSEL3.0软件的GLM和MLM模型对VB_6表型数据与154个SSR标记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出13个与VB_6相关联的位点,其中,RM254、RM309和RM540在2a的2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出,是水稻VB_6的重要SSR位点。同时进一步挖掘出8个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的载体材料,发现‘辽星6’‘越实’‘花脸’等有较高VB_6,且至少含有2个以上优异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