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祝前根 《植物保护》1982,8(5):42-42
方法:取白色纸板,套上塑料薄膜袋,在薄膜的正、反两面,涂上一层药油,诱杀效果甚佳。并进行了一些试验: 1。不同颜色的诱杀试验: 试用白、黄、绿、红四种不同颜色纸板(同样大小)放在同一块棉地里,每日统计诱杀虫数。结果:白色板诱杀效果最佳。第一天一块白色板就诱杀棉蓟马167只,第9  相似文献   
2.
棉田烂根死苗,甚至翻耕重种,并不少见,既费工赔种又耽误农时。整修好棉田厢和沟,乃是一项过好全苗关的重要措施。1981年4月在二十多天阴雨连绵、气温骤降的环境下,永兴重点产棉乡用小面积试验和示范方式,推行水田窄厢、深沟、土厚播种棉花,可明显地减少烂根死苗,确保全苗、壮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84年永兴乡10个村共推行窄、深、厚棉田4,400亩,占全乡植棉计划面积80%。据三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收到良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永修县艾城乡鹊湖村位于修河西岸,是个老棉区。1991年植棉99 ha,其中水改旱52.4 ha,占原有水田面积的72%。在科学植棉的基础上,特别狠抓了新技术应用,于棉花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面实行化学调控,促使了全村棉花平衡高产,皮棉平均单产达1875 kg/ha,高的达2525 kg/ha,一举跃为市、县有名的植棉高产村。该村全程化学调控法是从苗床育苗开始,一直到吐絮期,均用助壮素或矮壮素等化学激素调节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  相似文献   
4.
硝酸稀土又名农乐和常乐益植素(简称稀土),含(?)、(?)、(?)、钕等多种元素。1988年2月10日通过省级鉴定。为使该项新技术在棉花上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我县(站)承担了省棉所关于稀土在棉花上的试验,示范、推广任务,早于1987—1988年进行小区试验,1989年进行大面积示范试验,获碍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全县已推广面积5,000余亩,共增皮棉2.5—3.8万公斤,增收12.53—19.05万元,深受棉农欢迎。现将1989年多点示范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及方法本试验选择在虬津乡虬津村,八角岭总场,沙丰分场,艾城乡鹊湖村等3个重点村的同一块油菜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方法“缩节安”是我国1980年新合成的一种棉花生长调节剂。我县81~83年从河北省沙城农药厂引入一批新产品,在永兴公东岸三队示范户李宗平的棉地上进行了小面积试验,82年在杨柳津等大队进行多点示范,83年全社进行大面积推广。其结果对棉花生长调节作用很佳,深受群众欢迎。具体做法是:在同一块棉地上划分四个面积相等的试验小区(0.092亩),重复一次,供试品种赣棉78—7,四周留有保护行,在同样的田间管理条件下,分别进行三个不同药液比例即50、100、150ppm 和清水(ck)作对照,喷药时间均在6月4日盛蕾初期喷一次。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喷药的平均比喷清水的株高矮17厘米,主茎节距缩短2.1厘米,果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八年五月中旬的一天,我和社员们一道参加棉地中耕除草。这是一个由连阴雨后突然转晴的大晴天。我头戴草帽,身穿白的确良上衣,不到一小时,衣服上尽是淡黄色善飞善爬细长身子的棉蓟马,我立即脱下衣服拍打干净再穿上,不到半小时这些小虫又飞回来了。看看同一块棉地上穿红、蓝、黑、棕、灰等色衣服的社员,他们身上没有这些小虫。我有些不解,回家更换一件  相似文献   
7.
继省农牧渔业厅1987年下达引种低酚棉专题试验项目后,1988年又下达低酚棉与常规棉的品比试验的通知。我站在省厅经作处的主持下参加省低酚棉试验研究协作小组,承担了低酚棉与常规棉的两个优良品种的产量对比试验(实际上去年已做品比)。为了认真搞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掌握系统的数据,鉴定低酚棉在永修平原洲地“三桃”的适应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指派专人负责田间设计、观察、记载,现将年终资料理顺后简报如下:1 试验方法本试验选择在永兴乡杨柳津村植棉水平较高的余作明家,采用油菜地,土质潮砂,肥力中等,无灌溉条件的棉田,供试品种湘  相似文献   
8.
为使棉花稳长多结,减少脱落,早熟高产,多收优质花,增加棉农收益,我县从1981年示范应用了缩节安、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年来,先后组织了10个点的联合试验示范和推广,化控效果好,增产较显著,深受棉农欢迎。到1984年全县应用缩节安、矮壮素、棉长素、助壮素的面积达一万亩,占全县棉田面积的40%,一般增产10%以上,全县共增产63万斤。而且好花比例大,售价高于对照棉,获得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无论大面积示范和小区试验比较,以上药剂用后,都能明显地控制株高,缩短棉株主茎和果枝节距,增加茎粗,减少脱落,加  相似文献   
9.
棉叶螨是棉花生产10大害虫为害最凶的一种,在江西棉区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尤其是干旱和综合防治不力的年份或地区最为严重,对夺取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威胁极大。从药剂防治看,它对有机磷一类的常规农药的抗性日益增长,用提高药剂浓度和增加施药次数去歼灭害虫危害,致使造成农药极大浪费,又导致农药公害。对此,我省在1986年引进和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长的新型农药克螨特,并在永修县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取得  相似文献   
10.
棉蓟马又名烟蓟马、葱蓟马,是棉田的苗期虫害之一。目前,防治棉蓟马因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大大降低。近几年来,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棉蓟马有趋向白色的习性。经试验采用白色板涂油诱杀的方法,获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将方法与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