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两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披露了陆羽"花甲"前后宦游广州的"从事"经历。并据他在其时其地所作"歌"的流传,以及所用名号与故居"桑苎庐"的关系,验证了他"退休"后的隐居地。  相似文献   
2.
3.
现存《茶经》版本中的“二之具”有“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等文字,通过文字分析、逻辑推理和文物参考等方法,认为“峡中”这段文字中的“斤”字在陆羽原稿中应为“片”字。究其原因,或因“片”“斤”两字字形相似,后世传抄过程未正本清源、不仔细考究所致的刻误。  相似文献   
4.
“茶圣”出天门何以到杭州—《中国茶文化》邮票中“茶圣”陆羽票选图质疑湖北省天门市集邮协会童正祥盼望已久的《茶》邮票终于在1997年4月8日发行了,其4枚票名分别为“茶王”、“茶圣”、“茶具”和“茶会”。应该说其票名选题极为精确。云南澜沧的千年古茶树,...  相似文献   
5.
以《茶经》"七之事"里一则故事中的两个词组为例,揭示了《茶经》翻刻(印)过程中,存在因笔误改字而致歧义的现象,并指出因为"繁体字"近似,在"简化"的过程导致变异的情况,也是《茶经》翻刻与校注过程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应引起编者和校注者注意,积尺寸之功,以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有诸多茶叶的饮用方式,茶圣陆羽将茶叶磨末,采用不同水温(即“一沸”、“二沸”、“三沸”)冲泡茶叶,并添加盐来调节口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陆羽式煎茶法。通过现代科学试验以及博物院的器具,模拟陆羽式煎茶法对顾渚紫笋茶进行冲泡制备茶汤,并以现代玻璃杯泡法的茶汤为对照,分析煎茶法茶汤的品质。结果表明 “三沸”的温度分别为75 ~ 86℃、86 ~ 94℃和94℃以上。“一沸”时加盐调和,按照每600 mL水、6 g茶的煎茶法茶汤中,投入1.2 g盐可获得协调适口的茶汤滋味,该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玻璃杯泡法,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等呈味物质含量低于玻璃杯泡法的茶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