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明确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初始密度(Pi)与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关系,在2011-2013年的两个冬小麦生育周期里,通过网室盆栽试验,分析了土壤禾谷孢囊线虫初始密度对其繁殖及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谷孢囊线虫的繁殖系数(Rf)随Pi的增加而减少,当Pi为0.5个卵·mL-1土时,Rf达到8.7;当Pi为64个卵·mL-1土时,Rf仅为2.8。小麦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及产量均与Pi呈显著负相关。当Pi≥8个卵·mL-1土时,小麦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产量显著下降,因此田间禾谷孢囊线虫的初始密度高于该值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新型杀线虫剂三氟吡啶胺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设置了该药剂与作为对照的3种常见杀线虫剂灌根或拌土穴施处理,比较各处理防治西瓜田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在防控南方根结线虫导致的死棵方面,对照药剂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噻唑膦处理区西瓜死棵率为14.70%~44.85%,清水对照区为46.97%,而三氟吡啶胺处理区死棵率仅5.61%;在根结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70.43%,显著优于药剂对照;在虫口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66.72%,为各处理中最高。建议将三氟吡啶胺推广应用于南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