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倒伏对冬油菜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以‘陕油28’为材料,在终花期和灌浆期人工模拟茎倒伏和根倒伏处理,测定倒伏后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品质,并计算菌核病发生率。结果表明,倒伏后除FR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一直降低外,其他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先降低后升高;茎秆所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叶片和角果所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终花期根倒伏(FR)、终花期茎倒伏(FS)、灌浆期根倒伏(GR)和灌浆期茎倒伏(GS)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50.28%、18.90%、41.24%和9.79%;倒伏后含油量降低,其中FR、GR分别降低7.64%、6.46%;同时期根倒伏菌核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而茎倒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同一倒伏类型,终花期倒伏较灌浆期影响大;同一倒伏时期,根倒伏较茎倒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施氮量和播种量对新选育大麦[2011(07)814]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研究4个施氮量(N1:150kg/hm2,N2:180kg/hm2,N3:210kg/hm2,N4:240kg/hm2)和4个播种量(S1:375万粒/hm2,S2:450万粒/hm2,S3:525万粒/hm2,S4:600万粒/hm2)对大麦孕穗期鲜叶产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面积、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播种量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大麦孕穗期鲜叶产量、SPAD值、旗叶面积、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随施氮量和播种量的增加,大麦孕穗期鲜叶产量、旗叶面积、SPAD值、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2S3或N3S2处理组合下达到峰值;N2S3处理组合鲜叶产量、SPAD值、旗叶面积和蛋白质含量较N1S1处理组合分别提高了102.70%、16.09%、86.39%和33.31%,N2S3处理组合Fe(295mg/kg)、Mn(76.59mg/kg)、Cu(8.10mg/kg)、Zn(30.94mg/kg)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因此,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种植大麦[2011(07)814]获取鲜叶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建议一次性施氮量180~210kg/hm2以及播种量450万~525万粒/hm2,不仅能增加大麦鲜叶产量、SPAD值和旗叶面积,而且有利于提高鲜叶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决甘肃河西祁连山南部浅山区马铃薯各生育期干旱缺水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甘肃武威凉州区张义镇开展新型超吸水材料(保水剂)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的示范试验,以不施保水剂处理为对照(CK),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方法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D1:45 kg/hm2,D2:75 kg/hm2,D3:105 kg/hm2,D4:135 kg/hm2)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不同量的保水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尤其是10~20 cm深度的土层。施用保水剂能提高马铃薯生育期株高和株幅,以D2处理效果最佳;马铃薯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块茎形成期达到峰值。不同生育期D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各保水剂处理商品率均高于CK,增幅为2.26%~15.84%;D...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瑞平灌区位于飞云江南岸。东临东海,西南靠山,灌区流域面积343km~2,人口35万,耕地面积23.6万亩,境内河网纵横,河道蓄水能力3 972万m~3,正常水位2.82m,最低通航水位2.30m。根据水文计算,在保证率P=95%的枯水年时,灌区年缺水2 492万m~3。为解决灌区缺水确保农业丰收,1963年建成潘山电力泵站,该站设计提水流量10m~3/s,实际扬程7.19m,安装11台32SA-  相似文献   
6.
秦优 797 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2)610248。该品种株高 164.6cm,1 次分枝数 6.8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229.4 个,每角粒数 23.1 粒,千粒重 4.28g,含油量 48.1%,芥酸含量 0.01%,硫苷含量 22.86μmol/g(饼),系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一般产量 250kg/667m2 左右,高产田产量可达 300kg/667m 2 以上;为促进品种推广,研究制定出秦优 797 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促进油菜产业稳定和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立式深旋耕作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立式深旋耕作(VRT)技术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农田温室气体(CO2和N2O)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设置立式深旋松覆膜种植马铃薯(VRT-P)、旋耕覆膜种植马铃薯(TT-P)、立式深旋松露地无作物(VRT-FL)和旋耕露地无作物(TT-FL)4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等,研究VRT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VRT能显著提高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在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淀粉累积期,VRT-P处理较TT-P处理分别增加了9.8%、8.4%、14.6%和18.9%,VRT-FL处理较TT-FL处理分别增加了12.3%、9.1%、10.7%和26.8%;0~25cm土层土壤温度在现蕾期显著增加。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O和CO2排放通量呈现夏秋高而冬春低的季节性分布规律,在马铃薯生育期内VRT-P处理的N2O和CO2排放通量较TT-P处理分别提高39.9%和26.1%,在休闲季节分别提高11.2%和35.9%;VRT-FL处理的N2O和CO2排放通量较TT-P处理分别增加62.8%和4.4%,在休闲季节分别增加了41.5%和4.8%。种植作物对温室气体排放有显著影响,VRT-P处理的N2O和CO2排放通量较VRT-FL处理分别提高了78.2%和41.9%,TT-P处理的N2O和CO2排放通量较TT-FL处理分别提高了107.3%和24.1%,均达到显著差异。VRT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室气体(N2O和CO2)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收获时期对不同生育期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 12 份不同生育期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 4 个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测定产量、千粒重、含油量、硫苷、芥酸、蛋白质、油酸和亚油酸。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延长,早熟品种油菜籽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低,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达到最大;中熟品种产量在 5 月 16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晚熟品种千粒重和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也在 5 月 20 日最大,并且晚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早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收获期与产量极显著相关,与含油量、蛋白质和亚油酸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 12 份油菜不同时期收获的种子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适当延迟收获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探索黄土丘陵区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土壤碳氮含量及比值影响,为该地区小麦养分高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于2016~2017年在甘肃省陇中半干旱区设置定位试验,设全膜覆土平作穴播(PMS)、全膜覆土平作穴播+有机肥(PMO)、裸地平作(CK)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碱解氮(SAN)含量、动态分布变化、碱解氮盈余,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C/N(SOC/SAN),旗叶氮素含量,化肥偏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 cm土层,PMO处理全生育期SAN含量较PMS和CK平均分别提高131.96%和64.39%;在0~30 cm土层,全生育期SOC含量较PMS和CK平均分别提高50.04%和44.23%。在挑旗-扬花阶段,PMO处理0~30 cm土层SAN含量下降幅度较PMS和CK平均增加了67.80%和201.62%;收获后PMO的SAN累积量在30~50 cm土层显著盈余。在挑旗期-成熟期,PMO在0~30 cm土层SOC/SAN较PMS平均降低22.25%,在0~10 cm土层SOC/SAN较CK处理平均降低60.22%。抽穗期-灌浆期,PMO旗叶全氮含量较PMS和CK平均提高4.44%和20.21%;化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5.13%和58.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49%和59.18%;产量增加了5.12%和59.00%。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增施有机肥能够提升旱地春小麦耕层土壤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C/N值,提高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和延长肥效,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防雹网是通过在苹果树上方搭建棚网来预防冰雹灾害的一种新型环保技术。简要论述了防雹网在苹果园中的应用及其对苹果园生态环境、果树生长、果实品质、病虫害发生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