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高产制种,应以稳定父母本播始历期为基础,缩短母本抽穗历期为原则,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期;立足身田攻蘖,插足基本苗,加强肥水病虫管理,构建高产群体结构;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种子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产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光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核不育系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云光14号,具有高产、米质优、口感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好、适应性强、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2000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4.
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09S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软209S是用蜀光612S作母本与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杂交,经7a9代选育出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云南水富连续不育期长50d左右,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间可繁性好,海南冬繁自交结实率49.3%。柱头外露率高达85.8%,开花习性好,张颖角度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稻米品质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是用云南籼型软米改良育成的第1个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在人为控制光长条件下,在云南省水富县海拔300 m、700 m 2个试点,对38份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光温反应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4份不育系材料属于弱-中-弱类型;5份不育系材料属于弱-长-弱类型;11份不育系材料属于中-中-弱类型;1份材料属于中-中-中类型;7份不育系材料属于强-短-中类型.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籼稻云光15号秋繁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9~2002年在云南省水富县采用不同海拔分期播种的方法对云光15号双亲特征特性及母本蜀光357S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秋繁制种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研究.2001~2003年共制种13.3hm2,其单产稳定在2.98t/hm2以上,高产农户单产达4.28t/hm2.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抽穗扬花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7~8月份高温多湿,容易发生稻粒黑粉病.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源以厚垣孢子越冬,主要从带病的种子侵染.近年来,它对我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笔者在实践中对该病的防治探索了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籼型核不育系蜀光612S、蜀光357S、泸光2号、2301S,粳型核不育系N5088S、N7001S、N95076S、N94S的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籼型还是粳型,育性转换在不同的环境因子条件下表现明显,其规律除了受品种特性主导外,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在云南省水富县300m,700m两个海拔试点上,对8份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表现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育性表达随光温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同一核不育系的育性一般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并对材料的温敏时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在云南省水富县300m,700m两个海拔试点上,对8份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表现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育性表达随光温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同一核不育系的育性一般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并对材料的温敏时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