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8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报导,世界上已在20个科、47个属的140多种被子植物中发现可供生产上利用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材料。在我国,袁隆平教授于1964年最先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利用研究,尔后在全国开展协作攻关,实现了三系配套,开创了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范例。 一、水稻三系资源类型及主要特征   1、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类型及主要特 征。目前,我国在生产上推广的98%以上的杂交稻组合(占99%以上杂交稻种植面积), 是通过核置换育成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的。这些不育系,依其不育胞质来源不同,可以归并为60余种。其中由属间杂交获得野茭白…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育成杂交稻种质资源数千份。三系法资源有数十种不同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数百个;两系法资源有稳定的光敏核不育系十多个,广亲和系、品种几十个:有一批多胚苗,无融合生殖等种质材科。杂交配组较大面积用于生产的有7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和90余个恢复系,约占育成资源总数的3%。今后应着重加强两系法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选的研究和提高杂交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广亲和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种的实践和成就表明,只有采用崭新的材料与方法,才能在产量和其它方面取得突破。60年代矮化育种和70年代杂交籼稻的育成,主要利用了矮仔粘、低脚乌尖等矮源和野败胞质不育及有恢复基因的、具有良好株型的籼稻种质资源。南朝鲜在籼粳杂交育种上取得理想效果,是利用了IR667桥梁亲本种质等事例,表明水稻育种突破的关键之一是种质资源。根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积极利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资源,是加速育成、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第二次编写会议于1987年 4月 21日至25日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40名代表。会议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栽培研究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 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物栽培研究所林世成研究员汇报和介绍了1985年9月第一次编写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本次会议的目的、任务及议程安排。与会代表审阅了《中国水稻品种及系谱》的初稿,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通过了编写中心小组所提出的“关于下段编写工作安排、进度要求的若干意见”。大会要求大家一定抓紧时间做好修改、编写及资料补充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空间诱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崇善  刘侠 《杂交水稻》1997,12(4):43-44
我国空间诱变研究的进展ProgresoftheresearchonspacemutationinChina罗崇善刘侠欧阳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5)(湖南省经济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随着人类对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世界航天工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1986~1989年,对2100余份水稻三系资源和1400多个杂交稻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白叶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鉴定,选出对一种病或虫抗性0~3级的不育系19份,保持系20份,恢复系954份;双抗、多抗性不育系2份,保持系1份,恢复系170份,杂交组合73个。研究表明,抗和多抗性种质中多数含有国际稻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抗性品种(系)的亲缘。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亲本空间诱变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崇善  刘侠 《杂交水稻》1998,13(5):45-45
太空环境对生物体有强大的诱变力和良好的诱变效果。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携带)搭载生物体样品,在特殊的空间条件(强宇宙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作用下,导致染色体畸变与遗传变异,在性状上产生广泛分离,且其变异度大,频率高,通过地面种植、选择、培育,可望育成生...  相似文献   
9.
作物杂种优势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利用分子标记估算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再据此预测作物杂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通过增加与杂种优势相关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选用来自相同杂种优势群的亲本材料,可提高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的准确性。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