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华占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七丝占作母本,桂引901作父本配组杂交,经过6年8代选育成的优质高产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稻鸭共育”有机稻生产模式基础上,结合广西在优质稻生产优势,探索“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稻生产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有机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丰富广西的有机稻生产模式,为广西有机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育4号”为参试品种,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施肥量(3750、4500、5250 kg/ha)与3种种植密度(30.0、33.0、37.5万穴/ha),测定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结果】各处理产量都在5.25 t/ha以上,最高产量达到6972.0 kg/ha。施肥量从3750.0~5250.0 kg/ha,种植密度从30.0万~37.5万穴/ha,产量均逐渐增加,早、晚季施肥量为5250.0 kg/ha、种植密度为37.5万穴/ha的产量最高。【结论】“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栽培模式及有机稻栽培技术能获得较高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优质抗稻瘟病香稻品种‘巴太香占’为母本,高产优质抗稻瘟病品种‘象牙香占’为父本,通过传统田间选育杂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分别利用香味等位基因Badh2-E7的功能标记和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5、Pita、Pi2的功能标记对各分离世代优选的单株材料进行标记检测,并结合香味检测,育成含Pi5、Pita、Pi2的优质香稻新品种‘桂香99’,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优质稻新品种桂井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桂井1号是以“桂丝占”为母本,“马坝银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等特性,早造种植全生育期约124d,晚造种植全生育期约103d,公顷有效穗237万左右,区试产量6297.6-6320.7kg/ha,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及其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1.25万穴/ha)、S-2(23cm×20cm,21.45万穴/ha)2个种植密度,对各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技术体系下每穴最高分蘖、成穗率、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穴穗重,及各时期每穴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同时该技术方案省时省工,适当延长了水稻的生育期,能极大发挥植株个体的生长潜力,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猪—鸭—蚯蚓—稻"全生态产业链模式进行优质稻有机栽培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可进一步扩大种植推广。4个参试品种中,桂育4号表现最突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表现好,是本试验的最适宜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条件下最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有机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有机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猪—鸭—蚯蚓—稻"全生态产业链模式进行优质稻有机栽培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可进一步扩大种植推广。4个参试品种中,桂育4号表现最突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表现好,是本试验的最适宜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条件下最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有机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以不育系龙特甫A(特A)为母本、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227为父本配组而成,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株叶形态好、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比特优63早熟7~8d等特点,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10.
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初步拟定的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应用于12个优质稻品种(品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显著提高了所有参试材料的每穴最高分蘖、每穴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穴产量及大部分参试材料的每穗粒数,但在该方案下大部分参试材料生育期延长、每667m^2有效稳数不足,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仍需继续改进;试验筛选出几个适用于SRI的优质稻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