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的主栽品种和正在培育品系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拟合大麦灌浆过程生长曲线,分析其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大麦籽粒灌浆进程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拟合的Logistic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06,并达到极显著水平;籽粒灌浆过程中缓增期持续时间较长,快增期持续时间次之,渐增期时间较短,快增期平均灌浆速率最高,其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也明显高于渐增期和缓增期。二棱型品种(系)的3个时期平均灌浆速率(‘驻3’的V1除外)和最终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多棱型品种(系);各品种(系)实际千粒重均低于理论千粒重。在穗数和千粒重协同下,多棱型品种(系)穗粒数高的最终产量高,而二棱型品种(系)穗部籽粒数低于多棱型品种(系),在一定的穗数下,千粒重高的产量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2.
1 选育目的 驻大麦6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麦新品种选育课题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系,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大麦新品种鉴定,该研究被列为河南省"十五"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3.
将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对河南省当前生产利用的11个二棱大麦新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性状关联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数、成穗率,因此在河南省大麦高产育种首要选择千粒重,兼顾穗粒数和成穗率;在11个品种中驻大麦5号综合表现最优,综合评价指标为0.71,其次为驻大麦6号、沪16综合性状优良,综合评价指标均为0.58.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大麦冻害的调查研究分析,初步掌握了河南省大麦冻害发生的状况,找出了大麦冻害后死苗的原因,制定了防御和补救大麦冻害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促进大麦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大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是限制大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充分灌溉方式和限量灌溉方式处理大麦产量明显高于不灌溉处理。充分灌溉方式处理下,土壤调理剂处理大麦产量达到8 268.0 kg/hm2,但大麦产量不是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一直呈增加趋势。限量灌溉方式处理下,保水剂处理大麦产量最高,达8 605.5 kg/hm2。玉米产量对灌溉水量比较敏感,限量灌溉方式处理下玉米产量均较高,其中土壤调理剂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 034.5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