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农业政策作为联系欧盟成员国农业的纽带,在经历2003年的改革后,虽然在价格补贴、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财政负担、食品安全、新成员国加入等来自内外部的挑战和压力.为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欧盟进行了降低政策价格、微调配额等一系列的最新改革.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背景下我国猪肉价格上涨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恢复猪肉市场供应、保障居民猪肉消费需求、稳定物价水平的政策,以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Nerlove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猪肉价格上涨分别对猪肉供给、居民猪肉消费以及CPI的影响。研究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对猪肉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短期内猪肉供给反应较迟钝,长期内猪肉供给反应较灵敏;滞后一期猪肉产量、滞后一期鸡肉价格对猪肉供给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养殖成本、非洲猪瘟、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对猪肉供给均有显著负向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具有消极影响,其中对低收入地区居民和主产区居民猪肉消费影响较大,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影响较小;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贡献率在34%左右。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长期内制定扶持政策稳定猪肉供给,短期内调控肉类供给稳定猪肉价格;相关部门应加强猪肉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当价格过高时可以为低收入消费者和主产区居民适当提供猪肉消费补贴,以及鼓励城乡居民提升牛羊肉、禽肉、蛋类、水产等产品的消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1978—2016年畜禽产品年度产量数据,采用HP滤波技术和非线性MS-AR模型,分析中国畜牧业生产波动的特征,从畜牧业生产区制转换的视角剖析畜牧业生产波动的具体路径,探讨影响畜牧业生产波动和路径转换的原因。结果表明:从生产波动变化趋势上看,猪肉生产增长高峰期出现最早,其次是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生产,牛奶生产增长高峰期出现时间最晚;从生产波动比较上看,猪肉生产波动幅度最小,其他畜牧产业生产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各畜牧产业生产波动趋势存在差异,但近年来总体趋于收敛。通过模型识别将畜牧业生产划分为低速、中速和快速增长3个区制,低速和中速增长区制下各畜禽业产品产量平均增长率在3%和5%左右,而快速增长区制下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猪肉生产倾向于保持中速增长,牛肉、羊肉和牛奶生产容易出现低中速增长往复徘徊的现象,禽肉和禽蛋生产在各区制下均较为稳定且区制变迁较为平稳;改革开放以来,除牛奶产业以外,其他畜牧产业生产基本在低速或中速增长区制时间最长。基于此,提出针对不同畜禽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相机制定不同调控政策,推动畜禽产业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畜禽产业抗冲击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德国生猪及猪肉质量的保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猪及猪肉的质量问题涉及面较宽,在德国对于生猪及猪肉质量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营养价值。主要从脂肪、蛋白质等方面来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是瘦肉率;②健康价值。主要从动物健康状况、卫生状况、饲料来源、动物营养、肉类加工等方面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是生猪及猪肉的检疫情况、食品检验情况、猪肉成分含量、产地来源、屠宰日期等;③消费价值。主要从肉与脂肪的比例关系,消费时重量和体积的损耗等方面来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是瘦肉率、肉质状况等。④享乐价值。主要从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方面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是肉质纹理…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实证分析收入、价格和饮食习惯对羊肉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消费量尽管有所上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在城镇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居民羊肉消费量主要受收入、羊肉价格、牛肉价格和猪肉价格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受羊肉价格和上一期羊肉消费量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对中国居民羊肉消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羊毛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对两国成本收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如下:虽然中国绵羊养殖总成本低于澳大利亚,但由于养殖总收益和羊毛收益均大幅低于澳大利亚,故绵羊养殖成本利润率也大幅低于澳大利亚,不具有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与澳大利亚相比,饲草料成本高、养殖规模较小、绵羊良种化程度低以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因此建议,中国应该重视人工草场建设,保证饲草料供应,降低饲草料成本;适当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平均成本;重视良种保护和扩繁,提供优质羊毛基因保障;提高羊毛生产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管理体系建设;立足自贸区建设,加强双边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类型K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的研究利用,分别从细胞学、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剪穗后自交结实率三方面对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非1B/1R类型)A731、A732、A733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易位系k3314A的根尖细胞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YS型温敏不育系A732含有4个随体染色体;1B/1R型不育系K3314A有较高的单倍体频率发生,而YS型温敏不育系A731、A732、A733极少有单倍体产生;正季分蘖穗两种类型材料均不结实,1B/1R型K3314A的再生分蘖穗仍不结实,而YS型温敏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再生分蘖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现象,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6.042 5%,17.355%和10.525%,表明1B/1R型不育系K3314A为稳定的非敏感型不育系,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育性转换由不育转换为可育,再生分蘖孕穗期(5月下旬)较正季分蘖孕穗期(4月下旬)的主要气象因子日长和气温均明显增加,说明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育性转换主要是由温光条件的明显改变而引起的,因而他们具有温光敏感特性.这些研究为选育优良温敏不育系,促进YS型温敏不育系在两系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肉羊产业链间价格的传导,本研究根据肉羊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了外部冲击对肉羊产业链价格体系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饲料价格、活羊价格的波动是羊肉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因果;从脉冲响应图来看,羊肉价格对羊肉价格、饲料价格、活羊价格扰动作用的响应分别在当期、第2期和第3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弱;从预测方差的分析结果来看,活羊价格和羊肉价格对羊肉价格变动的贡献率较大。最后从产业链视角完善现有的肉羊价格应急机制;完善肉羊市场流通机制,提高价格传递的效率;推进适度规模化肉羊养殖,促进肉羊产业链纵向联合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报告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报告制度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肖海峰及早地预测掌握有关各种农产品产量及其变化的信息,对分析农产品的供给,价格以及外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以此为基础对可能的产量进行估计,就成为农业统计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