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更好地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应用,探索不同绿色生态技术模式下番茄生长情况,筛选适宜于番茄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4种种植技术模式:“三零”种植技术(T1);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T2);蚯蚓生物垄侧套种套养技术(T3);蚯蚓生物垄上套种套养技术(T4);以常规栽培作为对照(CK),比较不同蔬菜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番茄总产量较CK显著提高24.86%;果实总糖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土壤全磷含量与T3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糖酸比较CK、T2、T3分别显著提高12.52%、13.68%、17.12%;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CK、T2、T3、T4显著提高7.97%、65.56%、59.53%、29.57%;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T2、T3、T4分别显著提高4.59%、17.14%、19.19%、22.02%;其土壤重金属砷、镉含量最低。综合判定,T1种植效果最佳,可以作为设施番茄最佳种植模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西兰花、白菜花、结球甘蓝、大白菜、娃娃菜5类作物自然富硒和添加硒肥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不同作物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自然富硒处理中叶菜类蔬菜不同品种硒含量差异不大,花菜类蔬菜不同品种硒含量差异较大;添加硒肥处理中不同种类蔬菜富集硒的能力不同,同类蔬菜不同品种富集硒的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2012—2014年银川市兴庆区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复种青饲玉米6种农艺技术模式中,小麦深松带状浅旋播种+小麦收获留高茬免耕播种青饲玉米技术模式最优,它表现出良好的改土培肥、减少田间扬尘和节本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日光温室是中国进行蔬菜越冬生产的主要园艺设施,其主要特点是在不加温或少量加温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室内气温,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具有节约能源、生产效益好等优势。日光温室的快速发展,保障了北方冬季蔬菜供应,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对于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8年,设施园艺信息网数据显示中国日光温室面积已达到866万亩(5.7×105 hm^2)[1]。  相似文献   
5.
[目的]硒元素是人体营养必须的微量元素,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蔬菜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为富硒土壤生产富硒蔬菜提供理论依据[1].[方法]以西兰花、西葫芦、青辣椒、西芹、番茄等12种蔬菜为试验材料在兴庆区、永宁县、贺兰县、利通区4个不同富硒地区进行种植,采收后测定蔬菜中的硒元素含量.通过比较不同种类蔬菜和试验地土壤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宁夏地区,水资源稀缺和土壤贫瘠是西瓜生产的两大制约因素。为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设计了不同水肥管理方案,包括不同滴灌水量和肥料施用量的组合,对西瓜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水肥耦合效应对西瓜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宁夏地区大棚西瓜生产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以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香石竹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香石竹日光温室无土栽培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宁夏地区生长的香石竹品种,从而为宁夏地区香石竹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试验结果如下:不同品种香石竹在定植成活率、植物学性状、单株采花量方面表现各不同,其中马斯特、自由、紫罗兰、火焰、红色恋人等5个香石竹新品种与其它品种相比,表现出成活率高、植物学特性表现优良、单株产花量较高。在实际的生产种植中,品种的质量与市场的需求是实种植户在选择品种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提升,银川地区引进的进口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小番茄育苗期间喷施光合细菌菌剂对幼苗素质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剂对小番茄育苗的影响试验。试验设置60倍液、80倍液、100倍液和120倍液4种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剂,在幼苗1叶1心、2叶1心期进行叶面喷施,以不喷施光合细菌菌剂为对照。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60倍液对小番茄根系营养物质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培育蔬菜壮苗;80倍液能够有效促进幼苗根系生长;100倍液能够促进小番茄幼苗地上部生长;120倍液能够促进幼苗体积增长。光合细菌菌剂叶面喷施对小番茄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栽培作为对照(CK),设 3个处理,分别为:垄面上开50 cm(T1)、60 cm(T2)和70 cm(T3)宽的暗沟(蚓床)养殖蚯蚓,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垄上不同蚓床宽度套种套养技术均优于对照,可有效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2)从根系生长发育看,T1更有利于促进植株根系生长,T1根系总长、一级分枝数和健康根尖数均最多。其中,根系总长分别较CK、T2、T3增加了0.18%、0.91%和7.74%;一级分枝数分别较CK、T2、T3增加了12.53%、45.42%和18.0%;健康根尖数分别较CK、T2、T3增加了12.53%、45.42%和18.00%。(3)从产量情况看,T2产量最高,T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 0.05),较T1、T3、CK分别增加了23.96%、19.91%和49.34%。(4)从品质提升看,T1更有利于提升番茄品质,T1维生素C和糖酸比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 0.05),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T2、T3、CK显著增加了22.87%、55.45%和46.40%,糖酸比分别较T2、T3和CK显著增加了23.33%、27.38%和11.08%;T1谷氨基酸与天冬氨酸比值更接近4,C/T值为5.88,分别较CK、T2、T3增加13.70%、5.76%和9.70%。(5)T1土壤有效氮、磷、钾、全量氮、磷、钾、全盐及有机质含量均最高。综合判定,垄上开50 cm宽的暗沟养殖蚯蚓套种番茄(T1)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早春茬设施番茄栽培时套养蚯蚓的效果,在宁夏平吉堡农场日光温室中,研究了垄沟套养蚯蚓(T1)和垄上暗沟套养蚯蚓(T2)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套养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作用,其中蚯蚓垄上暗沟套养(T2)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番茄产量方面表现较优,试验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升高186.67%,较CK(番茄常规栽培)试验后土壤升高32.72%;Ec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21.79%,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6.94%;pH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3.02%,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47%;产量最高为171.05t/hm2,较CK提高18.9%;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4.70%、58.20 mg/kg、1.88%和55.50 mg/kg,分别比CK高15.20%、45.50%、42.42%和3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