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7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结合苗木生态学原理从移植前准备、移植、栽后养护等方面介绍大树移植技术,以期为大树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的F14和F15代永久自交系群体154个单株后代,在2年3点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其籽粒5种脂肪酸的含量,利用Win QTL Cartographer2.5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7个相关的QTL,分布在13个连锁群上。多年多点同时检测到的QTL共有15个,其中控制软脂酸性状的2个,包括qPal-C2-2和qPal-A1-1;控制硬脂酸性状的4个,包括qSt-B1-1、qSt-B1-2、qSt-D1a-1和qSt-C2-1;控制油酸性状的3个,包括qOle-B2-1、qOle-G-1和qOle-H-1;控制亚油酸性状的有2个,包括qLin-C2-1和qLin-H-1;控制亚麻酸性状的4个,包括qLino-B1-1、qLino-C2-1、qLino-D1b-1和qLino-J-1。这些QTL的一致性较高,为特异脂肪酸含量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大豆脂肪酸含量的主效QTL数量不多,效应大的不多,可能还受许多未能检测出来的微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钩丁胆星汤治疗犊牛癫痫病20例,治愈18例,疗效显著。病状:病犊常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病,全身颤栗,猝然倒地,四肢强直性痉挛抽搐并有前后伸展,头向后仰,眼皮不停的颤动,瞳孔散大,角弓反张,口吐白沫,呼吸深长,咬牙挫齿,哀鸣哞叫。发作时间由数秒钟到数分钟,发作次  相似文献   
4.
于大豆开花后进行定次定量叶面喷施钾肥,结果表明品种与喷肥次数,喷肥量三者之间的互作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准,东农42号以叶面喷施钾肥三次,公顷用量30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东农163以叶面喷施钾肥两次,公顷用量30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叶面喷施钾肥量时大豆油分含量影响表现极为显著,随喷肥量增加,大豆油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各种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影响不显著.叶面喷施钾肥量对大豆百粒重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准.随着喷肥量的增加.大豆百粒重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样.叶面喷施钾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准,随着喷肥量增加.大豆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喷肥次数对大豆产量影响较明显,随叶面喷肥次数增加.大豆产量呈上升趋势.由F值测验可知:喷施钾肥量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较大的有百柱重(F=9.39″),产量(F=9.00″)和油分(F=5.17″),喷肥次数只时大豆产量影响显薯。  相似文献   
5.
胡国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00-100,102
本文就枫香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大豆对灰斑病菌15号小种的抗病基因定位及标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大豆对灰斑病菌15号小种的抗性位点,以大豆抗病品种垦丰16、感病品种绥农10及其杂交F2、F3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接种鉴定的基础上,运用SSR标记技术及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垦丰16抗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并应用108份大豆新品系对标记进行了符合性检测。结果表明,垦丰16对15号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病基因位于大豆染色体组的J连锁群上,将该基因定名为Rcs15。用Mapmaker/Exp 3.0 b进行连锁分析,获得了5个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att 529、Satt 431、Sat_151、Satt 547和Sat_224,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遗传距离为Sat_151-10.7 cM-Satt 529-18.5 cM- Rcs15-6.7 cM-Satt 547-7.8 cM-Sat_224-10.7 cM-Satt 431。标记符合性检测结果显示,Satt 547和Sat_224的检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抗源筛选。  相似文献   
7.
大豆高产基因拓宽与改良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国华 《大豆科学》1994,13(4):365-370
大豆高产基因拓宽与改良的途径与方法胡国华(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在大豆育种中,产量的提高依赖于大豆高产基因的拓宽。尽管人们已经开始从生理生化及理想型各方面来研究此种基因的拓宽[1、2、3]。到目前为止,在大豆产量提高上显得不十分有效。以致研究大豆高...  相似文献   
8.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名猪油皮病,常发生于1~6周龄的哺乳仔猪。其特征为发病急,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粘湿油脂状。该病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仔猪的发育。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一养猪场饲养25头母猪,2002年8月陆续有4头母猪生产,仔猪出生后7~10日龄,相继发生皮肤病。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部分猪伴有结膜炎症状,刚开始在皮肤上出现丘疹样小颗粒,继而慢慢增大,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此时用手抓摸,皮肤易脱落。病程稍长,病变部位成黑褐色痂皮覆盖,病变范围扩大至全身,如头部、耳、眼周围,胸腹部均出现病变。症状最危重的2…  相似文献   
9.
提高黑龙江垦区大豆单产的途径与方法胡国华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大豆年均播种面积稳定在68~70万公顷,平均公顷产量1550公斤。在大豆生产中,总产的提高依赖于面积的扩大与单产的提高。对垦区来说,大豆面积...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纬度为基本参数,结合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和最佳安装倾角,对河南省14个城市不同纬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的固定安装倾角的光伏系统太阳能年发电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年均发电量和所处纬度进行了拟合,得到二者的关系式,其年发电量模型估算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5. 16%,最小相对误差为0. 2%,绝对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 86%。使用该模型可以估算任意太阳辐射量、环境温度和系统结构下的系统年均发电量,无需知道太阳辐射数据,简便快捷,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