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水稻配方施肥示范试验,在水稻的产量、效益上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从增产率、增收、产投比等指标对配方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对第一作业区、第二作业区、第四作业区、第六作业区、第七作业区的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更好,产投比增幅也较大;而对第三作业区、第五作业区、第八作业区、第十作业区、科技园区的水稻有增产作用,但不增收。  相似文献   
2.
对定西李家堡镇豌豆根腐病植株进行分离纯化,单孢分离得到11个菌株;经鉴定,9个菌株为茄腐镰孢菌,1个菌株为尖孢镰孢菌,1个菌株待定。采用平皿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都存在致病性,其中茄腐镰孢菌的6号菌株和10号菌株致病力最强,是引起干旱地区豌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之一。致病性测定过程中测定出致病力最强的茄腐镰孢菌6号和10号菌株对46个豌豆品种进行平皿法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G1997、9236-1对6号菌株有显著抗病性,草原224号对6号菌株感病程度达显著性差异,麻豌豆、G3081对10号菌株有显著抗性,草原21号对10号菌株显著感病。其余品种中除少数表现中抗外,大部分都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初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从4月中下旬直到黄瓜拉秧,均为发病盛期,且危害重、来势猛、传播快。而这时又是黄瓜的采收期,所以此病对黄瓜的产量影响很大,甚至造成绝收。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稻花香7号优质米水稻品种喷施叶面肥试验发现,用兴福隆水稻伴侣叶面肥2250g/hm~2,于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各喷施一次,可以缩短水稻的生育期,增强品种的抗倒性,降低品种的株高,提高作物的出米率和产量,提升稻米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5.
在八五八农场进行水稻硼肥小区量级试验,采取叶面喷施硼酸钠,探索水稻硼肥施用量。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硼肥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施硼肥量在3水平即用量为337.5 g/hm2时,水稻成熟期最早。施用硼肥对提高水稻产量也有很大作用,从产量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用硼肥不同量级之间产量差异显著,施用硼肥处理产量都高于不施硼肥的B0处理,随着施用硼肥量级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B3处理施用硼肥量3水平,即施速乐硼337.5 g/hm~2,三次重复产量都最高。因此,在该试验地肥力基础上,2水平的硼肥推荐施肥量过低,3水平的硼肥推荐施肥量更适宜。  相似文献   
6.
水稻优质米生产是以当地安全成熟的优质米品种为前提,以旱育壮苗为基础,依据叶龄跟踪,以肥水管理为手段,以安全成熟为中心,确保结实率和粒重,达到安全成熟,改善稻米米质。水稻优质米的引进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水稻生产要增收,前提就是米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通过2018年对23个优质水稻品种的对比展示试验结果分析,综合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推荐优质米主栽品种:表现较好的是育龙粳1号(熟期偏晚)和绥粳18。  相似文献   
7.
八五八农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示范引导力度,把发展优质米种植和典型试验示范项目为突破口,引领农户不断增收。2018年共示范推广优质米种植0.67万hm~2,在优质米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替代减肥技术推广应用垦田丰有机肥2000t,同时增施提高水稻口感的锌镁微肥,应用"三减一控"技术,全程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高端优质米,因此通过试验探讨优质米施肥技术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米饭食味检测仪器评价优质稻米食味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米饭食味测定装置米饭食味计和硬粘度仪对寒地优质稻米品种三江6号、龙庆稻3号、龙稻18、苗稻2号、绥粳18、初香粳1号、垦香稻08-169共7个品种蒸煮后进行米饭外观、口感、硬度、粘度的测定,检测出米饭综合食味值。结果表明,7个优质米品种食味值都较高,是食用品质好的品种。其中龙稻18食味值最高,为85分,其次为初香粳1号,食味值为81分,2个品种的食味值都在80分以上,在食味值等级划分中的最高等级。垦香稻08-169、绥粳18、龙庆稻3号、三江6号、苗稻2号等5个品种食味值都在70~80分,在食味值划分中的稍好等级。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水稻生产中不同用量梯度有机肥做基肥用量,而随着有机肥基肥用量的增加在水稻分蘖期和穗期相应减少化肥用量来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探讨其对水稻的减肥增效、增质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4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量大,所以返青期较早,分蘖时期较晚,成熟期也较早。处理2、3返青期、分蘖期较晚,而成熟期较早,不同处理施肥用量梯度对拔节、始穗期、齐穗期影响无明显规律。分蘖期结果调查显示,处理3施用化学肥料最少,有效穗数、实粒数都最少,并出现脱肥现象。建议处理3分蘖期前5~6 d应施入化肥作为调节肥。而处理4不施有机肥,化肥施用量较大,分蘖旺盛,无效分蘖增多,结实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保护环境正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保护土壤环境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而言,土壤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其无法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也不易产生迁移,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种过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有效检测其含量并进行针对性解决,十分关键。本文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中常用的光谱检测方法加以介绍阐述。由于工业生产中会排放大量的重金属,直接染污耕地,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