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主要对茶多酚(TP)用于蟠桃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及可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有效抑制蟠桃褐变、失水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消耗,能显著延缓蟠桃硬度降低与维生素C(Vc)的消耗,显著降低蟠桃丙二醛(MDA)的产生,调节蟠桃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从而延缓蟠桃的衰老与腐烂变质,延长蟠桃贮藏保鲜期。茶叶醇浸出物对蟠桃也有明显保鲜效果。其保鲜机理可能是由于茶多酚具有高效抗氧化作用,能减缓蟠桃的氧化损伤,调节多酚氧化酶活性,激活蟠桃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大厂茶古树及其无性系子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为科学评估古树茶及无性系茶园的社会经济价值,引导政府和茶农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古茶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22个优良大厂茶古树单株及其4年生无性系子代株系的春梢物候期、产量构成因子及持嫩性,并测定其春梢一芽二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对大厂茶古树与其无性系子代株系农艺性状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除古树L12和L15外,其余20个古树的萌动期、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均比其子代株系晚。除古树L01、L14、L15和L22外,其余18个古树的一芽三叶期均比其子代株系晚。除古树L01、L05、L07、L10、L12、L14、L15和L22外,其余14个古树的驻芽期均比其子代株系晚;除古树L10、L14、L15、L18、L19、L20和L22外,其余15个古树的产量构成因子及持嫩性均比其子代株系差或一致;除古树L03、L12、L14、L15和L16外,其余17个古树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子代株系(P<0.05,下同)。除古树L21外,其余21个古树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子代株系;基于春梢物候期、产量构成因子、持嫩性和主要品质性状等17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2个古树的综合得分均低于其子代株系,基于8个主要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2个古树的综合得分均高于其子代株系。【结论】大厂茶古树茶的风味物质较其无性系子代丰富,但大多数大厂茶古树表现出产量较低、物候期晚、生长周期较无性系子代短。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生化成分,与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咖啡碱等共同组成不同茶类的特征品质,是茶叶鲜爽味和香气的主要组分。改进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更深入全面地分析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特征特性,对促进茶叶中氨基酸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茶叶中氨基酸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近年来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特征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