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受淹水稻的生育特点及其培管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各类中稻品种分蘖至拔节期的耐涝性,表现为杂交中稻强于常规中籼稻,常规中籼稻强于常规中粳(糯)稻。水稻淹没阶段,生育进程近乎中断。出水以后,存活稻株新生叶片变小,节间长度缩短,株高变矮,高位分蘖出生增多,成穗的比重增大,抽穗期拉长,生育期后延。在淹没10天内,随淹没天数增加,产量损失加重,直至失收。受淹水稻的抢救关键在于抢排积水,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1989年在259.06万亩水稻生产中,推广综合丰产技术单产达542.4公斤,比前3年增长14.58%,其配套技术是:全面推广模式化栽培;扩大杂交中籼面积;推广施用多效唑和粉锈宁等农业生物新技术;应用源库关系理论指导后期用肥,并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仪征市以稻麦两熟为主,水稻是仪征市优势作物。近年来,仪征市围绕岗、、冲独特的丘陵地貌特点,研究探索水稻增产的可持续道路,通过实施"水稻增产整体推进工程",集成推广机插秧、籼改粳、植保社会化服务、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利用等新技术,全面提升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农药、主推配方肥覆盖率,实现重点区域水稻产量率先突破,带动全市水稻产量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优培九具有大穗优势,合理穗粒结构是有效穗240.0万~247.5万/hm^2,每穗总粒190粒左右。栽培措施应以壮秧和适宜密度保足穗;适期早播早成,在最佳时段抽穗结实;针对生育期较长、需肥量较大的生育特点,搞好施肥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壮秧的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本地的种植制度和育秧期间气候等因素,以培育旱壮秧为目标,对影响旱壮秧培育的苗床选择与培肥、秧龄与落谷量、水分调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旱秧大田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以及肥料运筹技术、大面积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稻塑盘育秧的关键技术茅弼华,谢成林,张存銮,赵仁臣(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姜堰市农业局)(高邮市农业局)塑盘抛秧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等效果,迄今为止,对水稻塑盘育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特别是对盘土的利用、落谷深度、适宜秧龄以及落谷量等关...  相似文献   
7.
小麦群体大、密度高、长势嫩绿易倒伏.矮壮丰药剂多点喷施试验表明,3月15日前后750g/hm2对水450kg细喷雾,控高防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葵的生育表现与栽培技术茅弼华,谢成林,马谈斌,李明洲,双传昌(扬州市农业局225002)(仪征市月塘乡农技站)杂交油葵G101是江苏省种子公司从美国引进的油葵新品种。具有出油率高,油质品位高,饼粕质量高的“三高”优势。据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大面积杂交稻以亩产500千克为目标的栽培实践中,传统的施肥原则是“前足、中控、后补”,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一般为9:1,丰产方为8:2。这种施肥方式形成的群体,其特点是发苗早,穗数足,中期难控住,无效生长过多,穗型不大,后期养分亏缺,易早衰,因而影响了杂交稻大穗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我们在改进大面积施肥技术的同时,进行了前后期肥料不同配比试验,明确了杂交稻高产最佳肥料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献改优63是杂交稻中的一个强优势组合。我市1988年试种51.4亩,平均单产607.5公斤,比邻近田块的汕优63增产48.5公斤,增产幅度为8.7%。1989年示范2162亩,平均单产达629.5公斤,比汕优63亩增53.5公斤,增产幅度为9.3%。同时出现了一批高额丰产方,单产在650公斤以上的百亩方有7个。兴化市钓鱼乡丰产方面积101.5亩,单产达780公斤。现将高产栽培策略和综合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