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7篇
  3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玉米——豆饼粉日粮饲喂一日龄肉用雏鸡,进行两个21天的笼养试验,以重新评定最佳生产性能的维生素B_2的需要量。每个试验用6个日粮处理和384只雏鸡,每个处理饲料中维生素B_2分别为0,0.9,2.02.8,3.6,4.4mg/kg。玉米——豆饼粉日粮每千克含粗蛋白质22%,代谢能3200千卡。分析未补充维生素B_2日粮中维生素B_2含量为2.6mg/kg。一种严重的腿麻痹(一条或二条腿不能走和移动)首先在未补充维生素B_2的10至21日龄雏鸡中发现。除腿麻痹外,高死之率和生长不良是所观察到的维生素B_2缺乏的主要症状。用broken—line技术测定,用于生长的维生素B_2最低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3.6mg。但为了避免腿麻痹症的发生,建议每千克饲料维生素B_2最低需要量为4.6mg。在最大采食量(834g)基础上观察,鸡达到最大体重(593g)在21日龄。为了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每克体重最少约需6.5mg的维生素B_2。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着床的生理机制。同时介绍了EGF、TGF、KGF和PDGF等生长因子对着床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甘果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果蝇作实验动物,通过余甘原汁、余甘粉和余甘营养液对果蝇寿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余甘子的3种产品都能延长果蝇寿命,尤其是25%浓度余甘营养液能使果蝇平均寿命比对照延长1倍以上,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余甘果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条件下,对10个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小麦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相互间有较大的差别,有的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等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其他光合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征,对10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豫麦18、矮抗58、温麦6号、平安6号、周麦18属光合特性较强的品种;郑麦9023、周麦22、BH001、杂麦1号和杂麦2号属光合特性一般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赵虹 《农村电工》2003,11(11):21-21
1影响电压质量的原因1.1农村有些地区只考虑了增加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缩短供电半径,更新设备,而忽略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使得一些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不够,补偿设备配置不合理,设备陈旧落后。1.2由于农网改造资金不足,部分变电所主变压器仍是无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时必须停电,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季节,很难满足电压偏差要求。1.3设备运行管理不当,没有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和电压状况,及时调节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对电容器补偿容量也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比如,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的电容器都是靠人工操作跌落式熔断器进行投退,有些长…  相似文献   
6.
信息熵综合评价方法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信息熵原理,建立了作物品种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品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具体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应用.研究表明,信息熵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客观综合评价品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1年以来河南省审定的302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5种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数量比例较小,未发现对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品种;65%以上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表现中感,95%以上的品种对赤霉病...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根际pH 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半冬性小麦品种''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3个pH 水平(4.0、6.5、9.0,以6.5为对照),研究根际pH 对冬小麦根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根系解剖结构对pH 的响应。结果表明:酸碱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下降,且酸胁迫较碱胁迫下降幅度大。两品种根冠比表现为pH 4.0<pH 6.5<pH 9.0,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pH 6.5<pH 9.0<pH 4.0。与对照相比,两品种碱性条件下根系结构受损较小,而酸性条件下受损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酸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利于保持根系生长,从而提高小麦适应不良根际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系统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 12 个小麦品种(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一生中各主要时期的系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系统变化都呈现出基本相似的变化趋势,即缓慢下降、迅速上升、平稳上升、平稳下降和迅速下降五个阶段。高产品种叶绿素的变化应该呈现出前快、中平、后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主要因素,选用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6个高产小麦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的倒伏指数较小,为0.432,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百农矮抗58的茎秆机械强度大、茎秆基部第二节短粗、秆壁较厚、次生根数量较多、株高和重心高度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第二节关系密切,第二节机械强度越大、壁越厚、干重越大、地下部根量越多,倒伏指数就越小,茎秆抗倒性就越强;适当降低株高可以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茎秆抗倒性的直接因子为茎秆基部第二节机械强度、第二节干重、地下部根量及地上部鲜重,其中第二节机械强度对茎秆倒伏指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775,可用第二节机械强度的大小评价品种茎秆抗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