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育苗移栽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逐年扩大增多,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省棉花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增产技术措施,不是棉区每个棉农都能掌握,据我多地了解,常出现下列几个存在问题一是苗床地选择不周,钵土无肥,钵底钵间无细砂铺盖,造成瘦、弱苗,移栽起、运钵时散钵;二是未针对棉田有否枯萎病选用良种,棉种质量差,又不进行种子处理,出苗率低,得病死苗率高;三是苗床膜内高温烧苗,苗床内外渍害棉苗,  相似文献   
2.
棉油(油菜)两熟双移栽是发展我省棉油生产,提高产量品质的好耕作制度之一。1989年彭泽县棉油套栽面积占总棉田面积80%以上,其他棉区棉油两熟双移栽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我省广大棉区特别是水改旱新植棉区发展棉、油连作两熟双移栽的生产技术需要,夺取亩产皮棉100kg以上,亩产油菜籽150kg以上的双高产大丰收,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3.
4.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菜)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比直播棉生长发育早,亩成铃数多,早熟高产优质。可是,因营养钵播种早,天气阴雨低温多,出苗后又因钵苗薄膜覆盖,膜内苗床适温高湿,有利于各种苗病扩展蔓延,导致全苗后至二叶一心期(尤其抽心前后)棉茎基腐及根腐类型病害大量发生而烂根死苗,即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死苗高峰期,一般死苗率3.7—7.5%,个别苗床达33.7%以上。为了解决棉花营养钵苗床烂根死苗与早全壮苗的矛盾,我们对棉花苗期病害开展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南缘,棉区分布于北纬25°~29°,东经114°~117°之间,主产棉区——赣北棉乡处在长江中游南岸和鄱阳湖西岸。由于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冷暖气流相遇,夏秋易遇台风侵扰,故而常年是春寒多雨,雷雨,伏秋干旱或是秋雨连绵。这些灾害性天气既是周期性大发生,又时有地区性小发生,一年内季度性发生,加之气候条件又与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密切相关,因此,严重影响了棉花高产、稳产和品质。所以,如何根据气候影响规律,采取积极切实可行的抗灾措施,努力将自然灾害减轻到最低限度,获得棉花高产稳产是个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1 研究目的棉花品种资源是棉花生产、育种、杂交优势利用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国家一级科研课题之一。它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1991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保纯、保存、利用。将上年保存的品种和1991年初收集的品种,进行田间种植保纯,并进行植物学特征、生育性状、长势长相、整齐度、结铃性、经济性状等观察记载、考种等,从中选择出综合性状好或具有某一特别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种,作为棉花  相似文献   
7.
8.
1 试验目的为筛选出适宜彭泽优质棉基地县大面积棉油(菜)双熟制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中熟的优质棉接班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要求当选的优质棉接班品种必须在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优于目前栽种的泗棉2号。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萎病是影响棉花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此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内外、病株残体及土壤过冬,通过带菌种子、土壤及病株残体,随人、畜、流水及农具进行传播。此病从棉苗子叶期开始发病,棉株现蕾前后(6月至7月上旬)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而入伏少雨高温,此病潜伏未发,到降秋雨气温下降时(立秋前后),此病又发,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枯萎病发生条件:气温为10~38℃,最适温度为27~30℃;地温为20℃以上,最适地温为25~30℃;pH值为2.5~9,最适pH为3.5~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