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结实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在自然高温和低温胁迫下Ⅱ优718的结实率表现。结果表明:①结实率的大小依次是: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优718>Ⅱ-32B;②结实率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大小依次是:Ⅱ优718>辐恢838>Ⅱ优838>辐恢718>Ⅱ-32B;③抽穗前15 d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小,而抽穗后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较大;④Ⅱ优718、Ⅱ优838在抽穗后都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且Ⅱ优718、Ⅱ优838的耐高温性主要来自于其父本;⑤辐恢718的耐高温性能比辐恢838好,Ⅱ优718、Ⅱ优838比3个亲本的耐高温性能都好;⑥各品种的耐低温性依次是:Ⅱ优838>辐恢838>Ⅱ优718>辐恢718>Ⅱ32B,且Ⅱ优718与Ⅱ优838两个品种的耐低温能力在同一水平上;⑦Ⅱ优718与Ⅱ优838的结实率受父本的影响均大于母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油市通过实施稻鸭共育模式,打造了"台沃生态米""台沃生态鸭"地方农业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从品种选择、肥水管理、鸭子放养、病虫草防控及收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浅丘区农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协优152是定远双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成都视达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联合,用自选恢复系R0152与不育系协青早A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审。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个种子企业生产的种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表现出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与否。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生产优质的产品,是创造企业品牌,拓展企业市场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控制有许多环节:生产前确定使用亲本的纯度;生产中的田间去杂保纯技术及管理;生产后的  相似文献   
5.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D06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D069是用中粳广亲和系02428作母本,用籼稻恢复系与多个籼稻中间材料的复交后代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分蘖力强,花粉量足,与Ⅱ-32A等不育系配组,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杂交组合Ⅱ优D069已分别于2001,2002年通过重庆市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冈优D069已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718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运用50Gy、100Gy、150Gy、200Gy、250Gy、300Gy的不同剂量的X-射线对不同杂交油菜种子进行低剂量刺激。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同田种植,并进行产量及品质的测定。通过对不同品种辐照后的产量分析,低剂量刺激对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杂交油菜各品种在150Gy刺激下增产最为明显,杂交油菜蓉油18增产最多,增产20.55%。  相似文献   
8.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产量优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不同播期和气温对水稻Ⅱ优718与对照Ⅱ优838不同性状及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Ⅱ优718和Ⅱ优838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弱均表现不同;②F1代产量高的并不一定是中亲优势强的,这主要取决于亲本的自身表现;③不同的环境对产量优势的表现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F1代的生长发育和双亲的遗传基础是否正常表达;④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F1代及其父母本不同生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Ⅱ优718和Ⅱ优838的产量优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B73和Mo17玉米自交系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利用玉米茎秆穿刺仪,对玉米地上第3茎节和第5茎节中部椭圆形短轴垂直于茎秆进行穿刺,测定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通过P_1、P_2、F_1、F_2、BC_1和BC_2 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穿刺阻力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茎秆倒伏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第3茎节穿刺强度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玉米茎秆第5茎节穿刺强度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抗倒伏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亚亚种间杂交新组合Ⅱ优D 06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明  蔡锡贵  刘育生  蔡津  董绍斌 《种子》2005,24(11):70-71
Ⅱ优D 069是用Ⅱ-32 A与自育含1/2粳稻亲缘、偏籼型的广亲和恢复系D 069配组而成的一个高产杂交中籼组合.该组合不仅产量高、而且还具有稳产性好、米质较优、抗性强、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于2001、2002年分别通过重庆市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