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地区,化肥与麦宝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小麦亩产250kg时,以化肥施用量10.9kg有效养分(氮磷比1:0.6),麦宝0.51kg,经济效益最好,产投比4.38:1。单施麦宝肥效较低。  相似文献   
2.
3.
小麦三叶期叶面喷施MET,可调节根系分布,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及根系的纵深生长,使0-100cm土层根干重净增13.8g,增幅42.8%,根冠比提高34.7%,增产17.7%,增强了小麦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用MS增抗剂拌种,对旱地冬小麦具有抗旱保苗、促根增蘖、增穗增粒、增加粒重等多种效应。使用MS增抗剂拌种后,单株次生根条数较对照增加20%;0-20cm土层根量较对照增加57.2%;20-40cm土层根量增加263.6%;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4.6%、7.2%、16.9%;成穗大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8.5%、9.6%、5.3%、8.9%。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利用渭北旱塬生态优势出发,以良种为前提,配方施肥为基拙,提高水肥利用率为中心,提出了高产优质农艺措施模式.小麦产量3000~9500 kg/hm2的关健配套技术为:每hm2施化肥N 114-120 kg,P2O5 114-120.75 kg,施油渣780-825 kg;氨分期施用;底肥70%,春追25%,抽穗后叶面喷施500.选用高产优质多杭品种,9月下旬摇种,留苗密度为270-285万株//hm2.该研究在旱地土攘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调控技术、诊断抗旱生理指标、施肥与品质的关来、沟播配套技术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1986-1990年在20.5万hm2面积上推广应用,增收小麦9012万kg,增值10889万元.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生态指标划分小麦生态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Q型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来自全国主产麦区的31个代表性品种在杨陵分期播种下的生态表现。结果表明:从强春性到强冬性所划分的6个生态类群中,小麦主茎平均叶龄、主茎最高叶龄、出苗至拔节的积温及冻害等级4个指标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性状的稳定性。其贡献率分别达92.79%、86.02%、81.85%和81.64%;而出苗至开花的天数与抽穗率两个指标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间的可变性,其贡献率仅为35.87%和22.14%。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进程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不同小麦品种花期叶面喷施MS增抗剂、丰收素及481,有显著的促粒增重和增产效应.每穗增加0.5~3.3粒;每粒平均日增重0.1346~0.5110mg;穗重增加41.81~109.78mg;每穗干物质日积累量灌浆前期较对照平均增加2269mg/d·穗,中期增加16.11mg/d·穗,后期降低10.07mg/·d穗;净增产375~1500kg/hm2.其中,MS增抗剂促粒增重效应最为显著,每穗净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高177.87mg,灌浆速度最大值的出现比对照提前1.1~2.4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