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淀粉含量、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单株茎数和块茎数等方面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叶片和茎秆中的淀粉含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生育前中期叶片和生育中后期茎秆的淀粉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始终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单株最大叶面积和任何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重,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故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试管苗愈伤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试管苗诱导愈伤的器官来源和培养基,以大西洋试管苗的叶和茎段为材料,分别在3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比较接种后10、20和40 d的出愈率及愈伤组织外观.结果表明:在接种10 d和20 d时大西洋茎段诱导愈伤的速度和出愈率均高于叶片的,在接种40 d时3种培养基均可诱导出大量的愈伤,但以MS添加3 mg/L 2,4-D和0.2mg/L KT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速度快、颜色亮黄、外观疏松且在随后的继代培养中不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产生褐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钙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马铃薯是对盐分较敏感的农作物,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有关钙对Na Cl胁迫下马铃薯离子吸收、分布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浓度Ca Cl2对Na 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离子吸收、分布和运输的影响,探讨钙对Na Cl胁迫下马铃薯的调控机制,为盐渍土上马铃薯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以‘克新一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将0、5、10、15和20 mmol/L Ca Cl2与0、25、50和75 mmol/L Na Cl分别添加到MS+2mg/L B9+3%蔗糖+0.9%琼脂培养基中,制成不同处理组合的培养基。将继代培养的脱毒苗按单节茎段剪切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接种30天时调查脱毒苗生物量和Na+、Cl-、K+、Ca2+、Mg2+、P积累量,并分析Na+/K+、Na+/Ca2+、Na+/Mg2+比值及根系与茎叶的SK、Na、SMg、Na和SCa、Na值,探讨离子吸收、运输及分布情况。【结果】Na Cl胁迫抑制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随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脱毒苗鲜重、干重显著下降,各器官Na+和Cl-含量极显著增加,K+含量显著下降,Ca2+和Mg2+含量减少,茎、叶中P含量降低而根中P含量增加。Na+/K+、Na+/Ca2+、Na+/Mg2+比值随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脱毒苗根系与茎叶的SK、Na和SMg、Na值逐渐降低,SCa、Na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25和50 mmol/L Na Cl胁迫浓度下,以10 mmol/L Ca Cl2处理的马铃薯脱毒苗根、茎叶鲜重和干重最高,75 mmol/L Na Cl胁迫下以15 mmol/L Ca Cl2处理的马铃薯脱毒苗生物量最高。各Na Cl胁迫浓度下,添加Ca Cl2后,马铃薯脱毒苗各器官Na+含量明显降低,Cl-含量显著增加,K+、Ca2+、Mg2+含量升高,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0、25、50和75 mmol/L Na Cl胁迫浓度下,添加适量Ca Cl2可明显降低马铃薯脱毒苗各器官Na+/K+、Na+/Ca2+、Na+/Mg2+比值,提高SK、Na、SMg、Na和SCa、Na值,增强K+、Ca2+、Mg2+向地上部的选择运输能力,抑制Na+向地上部的选择运输能力,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造成的营养亏缺。【结论】Na Cl胁迫下添加外源钙,能够有效改善马铃薯脱毒苗体内的离子平衡,促进营养吸收,Na+向叶片选择运输能力降低,K+、Ca2+、Mg2+向地上部的选择运输能力增强,离子在各器官水平上的区域化分布发生改变是钙缓解盐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36个马铃薯品种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36个马铃薯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从9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宜于36个马铃薯品种基因组DNA扩增的引物10对,PCR扩增获得301个SSR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1.1%。引物STACCA3和SSR111扩增的SSR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36个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36个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33~0.85,平均为0.54,其中,大于GD平均值的品种有20个,占供试品种的55.56%。以GD值0.57为基准,将36个马铃薯品种划分成7类,从DNA分子水平揭示出各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马铃薯品种铜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白、陇薯3号、大西洋为材料,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铜素吸收、积累、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间马铃薯全株平均铜含量为11.62mg/kg.叶片中铜素累积吸收量陇薯3号呈S型曲线变化,紫花白、大西洋呈抛物线趋势变化;茎中表现为紫花白、陇薯3号呈渐增趋势,大西洋则变化平稳;全株和块茎中的铜素累积吸收量随生育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融合群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马铃薯种植区的部分县市分离纯化得到44个马铃著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株,经核相测定均为多核菌株。通过与标准菌株AG-1-IA、AG_1-IB、AG_2—1、AG_2-ⅢB和AG.3的菌丝融合试验,最终将44个菌株分为3个菌丝融合群,即AG-3、AG--1-IB和非融合类...  相似文献   
7.
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36%甲霜灵锰锌悬浮剂(SC)、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WP)、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22.5%抑霉唑乳油(EC)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和3.60、5.17、1.58μg/mL。  相似文献   
8.
以克新一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钾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钾处理对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影响显著,但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25mmol/L和50mmol/LNaCl胁迫下,培养基中添加8mmol/L K2SO4,脯氨酸含量最高,根系活力最大,相对电导率最低。但在75mmol/L NaCl胁迫下,4mmol/L K2SO4处理,缓解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表明:钾具有缓解NaCl胁迫对马铃薯脱毒苗伤害的作用,但钾的添加量并非越多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元素位序(REON)比对法可以减少50%以上的比对(无效比对),对于含有20种氨基酸(元素)的蛋白质序列可以减少95%左右的比对(无效比对),比对的效率还会随组成序列元素种类的增加而增大.如果结合合理的分段,可以进一步减少无用比对,合理的分段数可以使比对的复杂度趋于O(n)=~n.采用同位序差元素特征比较法(IODC)也可以实现复杂度无限趋近于n的目的.用同元素位序比对法比对两个细胞色素c只用了787次比对(是Needleman和Wunsch的动态规划法或Gibbs和McIntyre的点阵法的1/15),用REON比对法结合IODC比对DHAR的完整cds核酸序列(长度分别为645和693个核苷酸)只进行了15 526次比对(可以减少到约700次左右,而动态规划法与点阵法需要446 985次比对);比对DHAR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10和214个氨基酸)只用了242次比对.而且插入与缺失不会对比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0.
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彩色马铃薯黑美人、拉塞特-01、底西芮、青薯168、水洗红、涩皮红6个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性,对彩色马铃薯种质鉴定及杂交选育提供依据,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I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51个条带,其DNA片段长度多为250~2 000 bp,其中多态性条带13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8.2%.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为0.438 8~0.644 4,平均为0.539 4.以GD值0.55为基准,6个材料聚为3类:第一类为底西芮、青薯168和涩皮红,第二类为拉塞特-01和黑美人,水洗红单独聚为一类,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