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着重对所引进的7个美国水稻推广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一些观察测定,并对其它特性及作为育种材料亲本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由于广陆矮4号不仅是广东种植面积较大的优良早熟品种,而且也是长江流域早稻的主要当家种,故选作对照种。一、光合特性1.剑叶净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所引进的7个美国水稻品种均为早稻型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水稻Lemont和中国华南水稻七桂早所组配成的杂种稻Le/Qi,既具有较高的光能截获能力,又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其整体光合能力和亲本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不论是在美国阿肯色州,还是在中国广州,Le/Qi较之Lemont及七桂早,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3%~62%及8%~15%,比美国亲本具有明显为高的产量,比中国亲本明显提高了品质,增加了经济产值。利用由美国水稻和中国华南水稻所组配成的12对杂种组合进行扩大试验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杂种都显示了整体光合能力的明显改进,比美国亲本具有明显为快的叶面积发展能力,表现在明显为高的生物学产量上;比中国华南亲本具有明显增强了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在高光强下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气候箱控温条件下比较了杂种稻Lemont/七桂早(Lee/七)及其亲本Lemont和七桂早对短期高温中浊处理条件下的光合适应性和光合生产力。当早稻试验植株从室外平均高温29.4℃移至箱内经41℃处理3 h后,七桂早及Lemont两个亲本的单叶净光合速率下降80%左右,而杂种稻L3/七只下降了约50%,表现了较强的抗“高温+中等强光”所引起的光抑制伤害。Le/七的作物生长率(CGR)及总生物量,无论在早季或晚季,无论在高温或中温条件下,都比双亲明显为高。结合以前关于高低光强适应性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由于光合作用的杂种优势,Le/七在光合适应性及光合生产力方面均比亲本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杂种稻的光合适应性及光合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不同光强生态型水稻品种Lemont和七桂早,利用化学杂交剂配制得杂种稻Le/七。对Le/七及其亲本在人工气候箱中高、低光强条件下处理30 d,每10 d作一次光合测定及生长分析。量子产量和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Le/七对高、低光强的适应范围比双亲有所扩大,尤其是在高光强下量子产量相对降低值Le/七比七桂早明显为低。处理期间杂种Le/七比七桂早明显为低。处理期间杂种Le/七的光合生产力(以作物生长率CGR表示)和生物学产量增加值在高、低光强条件下均明显超过了其父本广东当地优良品种七桂早,其CGR和生物学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叶面积指数(LAI)、净同化率(NAR)由于杂种优势比七桂早明显为高。  相似文献   
5.
水稻中的光抑制现象及其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证实了水稻在自然强光条件下存在光抑制现象,表现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量子产量的下降。但美国品种Bellemont和Lemont在强光下的光抑制程度明显比中国品种桂朝2号轻。在形态学上,美国品种能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叶片厚度,而桂朝2号则不能。桂朝2号在长期遮阴条件下,叶片衰老延迟,从而能比美国品种保持相对较高的光合能力。试验还表明施用氮肥可减轻光抑制的伤害程度及增强对强光的适应性。文中提出了水稻中存在两种光强生态型的初步看法,並讨论了通过育种栽培途径减轻水稻光抑制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种稻优杂1号研究和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优质杂种稻育种的新挑战,1985年我组与我所化杀杂种稻育种组合作,利用美国优质水稻品种Lemont,通过化学杀雄途径,与综合性状较好的广东优良品种七桂早组配成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经多年多点参加品比试验、试种和品尝,尽管优杂1号生育期比父本七桂早少了5d,但其产量水平和七桂早基本一致或略高。而在下述三个方面则明显比七桂早为优。1.米质与加工特性有了明显改善1) 粒形变长,更适应市场上的要求。七桂早精米粒长与饭粒长各为5.83 mm和10.03 mm,优杂1号为6.59 mm和11.53 mm。2) 饭质较软、饭味较浓、饭色较有光泽,更适应人民的口味。根据我所分析室对广州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