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2.
两种药剂拌种对苗期小麦条锈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与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拌种处理后苗期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拌种均能有效推迟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发病时间,相比之下,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效果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每50 kg种子拌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75 g对苗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选用7个观赏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藏处理 (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 (-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天的冷藏处理中,SOD、POD、CAT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下降,后期上升,除SOD活性在末期略有下降外,POD、CAT活性持续上升至冷藏结束。在151天的冻藏处理期,3种抗氧化酶类活性在初期下降,后持续升高,至贮藏中后期下降。MDA含量在冷藏处理前中期大幅上升,至后期略有下降。冻藏处理期MDA含量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同一品种大种球MDA含量大于小种球MDA含量。冷藏前期POD酶活性降低对百合种球休眠解除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冻藏及冷藏处理所引起的活性氧代谢失调是种球产生低温逆境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低温处理对东方百合种球成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方百合种球冷藏处理(2℃)74天后进行135天的冻藏处理(-1℃),研究其冷藏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抑制种球萌发的适宜时间。从花茎长度、花苞的数量、花期及第一花苞的大小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参试品种为‘西伯利亚’、‘元帅’、‘索蚌’,种球周径选12~14 cm、14~16 cm两种规格,适宜的低温处理天数分别为74~102天、72~87天,42~87天、74天,42~87天、42~87天。‘元帅’周径为14~16 cm的种球冷藏时间不宜少于42天,其他处理的冷藏时间均不宜低于29天。‘索蚌’2种规格的种球,可将其低温贮藏时间延长至102~209天。  相似文献   
5.
成县大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县是甘肃省大蒜的主产区之一,大蒜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经田间诊断,发生为害较重的有大蒜白腐病、细菌性软腐病、叶枯病、紫斑病、锈病、白斑病、病毒病等。为了有效控制大蒜病害的发生为害,确保生产效益,从2006年开始,通过对成县大蒜病害进行调查研究、田间防治试验,初步探明了大蒜主要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春小麦对蚜虫的抗生性机理及蚜虫对寄主的适应性机制,选用抗蚜性不同的8个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灌浆期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小麦抗蚜水平与麦长管蚜无翅型孤雌胎生蚜酯酶(EST)活性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H)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蚜虫EST活性与春小麦抗蚜水平有关,GSH活性与小麦抗蚜水平无关。穗部及旗叶蚜虫EST活性均与其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7(P=0.04523)和-0.7214(P=0.0380),与有翅蚜分化率接近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7(P=0.05911)和-0.7317(P=0.0336),与仔蚜繁殖率相关不显著。穗部及旗叶上蚜虫GSH活性均与其存活率、有翅蚜分化率及仔蚜繁殖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