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农霉素对柑桔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王铁忠,朱乐飞,林云彪,贾仁叨(浙江乐清市植保站,325600)(浙江省植保站)(虹桥区农技站)柑桔溃疡病是国内检疫性病害,也是威胁乐清市柑桔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寻找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新药剂,1993年试验了上海市农药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稻田种植西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并总结了“西瓜-连作晚稻”种植模式中种植西瓜的效益、类型和主要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4.
连作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应用效果及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嘉早32为材料,在浙江省乐清市开展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及机插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机插秧盘相比,在相同播种量下,钵形毯状秧盘吸水性好,秧苗成苗率高、素质好;机插后秧苗伤秧轻、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每丛分蘖多,有效穗足,平均增产7.1%。另据不同早稻品种机插比较试验结果,桂996和中嘉早32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作为乐清市双季稻机插早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甬优6号连作晚稻机插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连作晚稻机插秧技术的探讨对于解决传统手工插种费工费时成本高问题,促进双季稻发展有积极意义。(方法)通过适合连作晚稻机插水稻品种、机插密度和用氮量等方面试验与筛选;(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作连作晚稻机插生育期适中,以大穗获得较高产。产量随插秧密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明显,提高氮肥用量能较好地提高有效穗数,但每穗总粒和实粒数相应减少。机插密度以1.39万丛/667m2(30 cm×16 cm)为宜,氮肥用量以每667m2纯氮11kg左右为好;(结论)甬优6号作连作晚稻机插,较高的机插密度能在较低用氮量的情况下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早稻机插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浙江省乐清市开展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机械插秧比常规育秧人工手插增产4.0%-10.9%,其主要原因为机插秧比常规手插秧密度高、落田苗数足、有效穗多;而且早中熟品种应用机插秧的增产效果比迟熟品种更好。早稻机插秧在栽培技术上应适当早播,乐清市以3月下旬前播种较好,由于机插秧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每667m^2大田纯氮用量应保证在11.0kg以上,施肥方法在施足基肥(氮肥占大田总用肥量的50%-60%)的前提下,重视穗肥的施用,分蘖肥与促花肥以5:3的比例较好。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们选择协优9308设定了一个连作晚稻每667m2产量700 kg的超高产目标,运用集成栽培技术,组织攻关。当年攻关种植面积6.8 hm2,甲均每667 m2产量593 kg,其中单产最高一丘1870 m2,每667 m2产量683 kg,均未达到预定目标。2001年,继续攻关种植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658kg,其中达到预定目标的有5丘,计1.03 hm2,平均每667m2产量709kg.达标面积占攻关面积的15%。2001年10月30日,浙江省科技厅等有关单位对其中部分田块进行了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