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使用杂交晚稻汕优64进行省肥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处理分两种施氮量(低氮为7.5公斤/亩,中氮为10公斤/亩)和三种施肥方法(攻头法、攻中法、中重法)。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采用攻中法产量最高,在中氮条件下以攻头法产量最高。低氮攻中法是中群体,靠提高光合效率和粒重来提高产量,中氮攻头法是靠大群体,足苗多穗提高产量。施氮量与施肥法的工作效应极显著,不同的施肥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两优培九再生利用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示范实践表明,两优培九在赣西北双季稻改制田和光照充足的一季稻区可蓄留再生稻。据试验,两优培九两季(头季加再生季)单产比协优63增产0.93t/hm^2,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头季稻比协优63增产1.08t/hm^2,差异极显著;再生季比协优63减产0.15t/hm^2,差异不显著。两优培九的倒2、倒3节再生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两个节位的再生稻产量占总产量的94.2%以上。在栽培技术上要着力抓好“三早、三严、三过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茬口不同施肥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田杂交早稻采用低氮攻中法,具有分蘖变化平稳,群体中等适宜,成穗率高。粒多粒重的特点。有利于增库强源。油菜茬杂交早稻采用高氮攻前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达预计的苗数,苗穗粒协调,从而确保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元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对二晚主栽组合汕优64的适宜播、插期进行了研究。经微机计算建立了播、插期与齐穗期、亩产量间的回归方程;经模拟选优和解析,结果表明:播插期对齐穗期均有极显高的影响,且以插期影响最大;修水县平原区的安全齐穗期、播、插期的临界期分别为9月20、6月30日、8月1日,最高产量的安全齐穗期及播、插期分别为9月15~16日、 6月 24日、 7月 24日,低、中海拔山区则均相应地提前2~3、4~6天。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省工省肥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赖波平  罗贤富 《杂交水稻》1993,(2):30-33,39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抗寒剂CR-4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抗寒剂能提高秧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防止或减轻水稻烂秧,提高秧苗素质,对增加稻谷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在使用方法以浸种法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