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了满足朝廷的需求,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历代皇帝制定了种种严酷制度,疯狂榨取人民的血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长白山人参业空前大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产大于销的问题,人参产业陷入低谷.参农赔本了,宜参资源浪费了,适合种植人参的地枯竭了,人参产业遭到严重的生态危机.历史是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在困境中,广大参农瞄准市场,自发地培植大货、园参移山栽培,尤其是承包山地在林下开始播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文化,理应具有一个核心,一个灵魂,我们说,老把头就是长白山民间文化之魂。没有老把头,就没有长白山文化。为了求实求真,笔者下了很大工夫研究他。如果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理应如此。对此,《安图县志》叙述最全面:"一切求财于山者,都向山神老把头叩头,求其护佑。"一般人只知道挖参人信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人参产区比较广,必然有多种采作方法。"采作甚有法"是女真族与汉族采作法相互碰撞的结果,或曰是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本草纲目》引《弘景曰》:"采作甚有法。今近山亦有,但作之不好。"弘景当时隐居江苏句容县句曲山即茅山。所谓"近山"之"山"就是指茅山,也出产人参,必然有茅山人参采作法,"但作之不好"。《本草纲目》还引《颂曰》:"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各地必然有各地的人参采作法。"采作甚有法"之"甚"字,作"极""非常"解,含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