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四川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黄色花叶病,是近十多年来在四川雅安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病株叶片表现出短细条褪绿或变黄的花叶和桔黄色至枯黄色边缘不整齐的斑驳和条纹,心叶紧裹或扭曲,严重的在未抽穗前死亡。抽穗的穗短小,籽粒不饱满。病田约减产10-70%。根据几年的试验,证实这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汁液磨接可引起发病。在田间,它主要由土壤传播,病根也有较强的传病能力,采自病株的种子及田间的昆虫不传病。它为害小麦属的一些植物,黑麦和大麦的个别品种发生过病株,普通小麦的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有一些是免疫的。三年的观察,田间小麦发病期的大气日均温不超过17℃,盛发期的最高气温不超过13.7℃。小麦的播种期与发病关系密切,早播的(10月)发病严重,稍迟的(11月)发病减轻,迟播的(12月及以后)基本不发病。根据试验结果,它可能是土传小麦花叶病的一个新株系,暂称为四川黄色株系。在病区大面积使用抗病丰产和耐迟播的小麦品种“繁6”,适当推迟播种期,增施肥料等综合防治措施,已收到了防病增产的良好效果,控制了此病的为害。为了防止病区扩大,严格控制病土及带土苗木外传也是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螟在四川省雅安地区一年发生3—4代。越冬寄主植物已调查有5科21种,其中以高粱稿秆、玉米稿秆与川谷中较多。以四种不同植物饲养,其中以玉米饲养最宜,高粱饲养较差。分期播种玉米观察,以谷雨到芒种播种较宜,可躲避大螟为害。药剂防治以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4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棉花从播种一直到出苗、定苗和现蕾,总是不断的受着各种害虫的侵害。为害棉籽、幼茎和幼根的有种蝇、地老虎、蝼蛄、蛴螬等。为害棉苗影响现蕾的有棉蚜、棉红蜘蛛、蜗牛、蓟马、盲椿象、叶跳虫等。按地区划分,大致在北方棉区以地下害虫种蝇、棉蚜、棉红蜘蛛、盲椿象为害最严重,长江流域以地老虎、蜗牛、叶跳虫为害较严重。这些害虫,或者侵食棉籽影响出芽,或者咬断根茎形成缺苗断垅,或者为害叶片造成捲叶、红叶、破叶,抑制棉苗的生长和现蕾,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