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中灌区是陕西夏玉米的高产区和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达900万亩以上,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总产占全省玉米产量近70%。抓好陕西夏玉米生产对于保障全省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规程主要针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中品种繁杂,农艺操作不规范,农药、化肥施用过度,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精选良种、合理密植、免耕直播、浇关键水、适时收获"等系列先进技术,并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推广而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对推动该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体系规范化和提升综合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中灌区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陕西关中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栽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在宝鸡、咸阳、西安、渭南4个市重点集成推广"选用良种、适时播种、精量(半精量)条播、科学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综防"等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措施,实现各单项技术的均衡协调,有效地发挥了良种良法的叠加增产效应,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中旱地小麦节水补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西旱地小麦面积占全省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渭北旱塬和秦岭北麓,单产水平低而不稳是制约陕西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为进一步解决关中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托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由省农技总站牵头,从2015年秋播开始,在10个旱地小麦主产县(区)组织实施了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重点项目——关中旱地小麦旱作节水补灌技术集成研究与  相似文献   
4.
关中灌区夏玉米是全省玉米生产的重中之重,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60%以上,产量占全省玉米总产的70%以上,在全省玉米生产乃至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水平,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针对当前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质量不高、种植密度偏低、均匀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在总结以往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中灌区夏玉米条带深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粮食专业合作社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新载体,是破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有效组织形式。从2011年5月开始,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68个实施高产创建的县(区)开展了粮食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省粮食专业合作组织运行现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塬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及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旱地小麦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养分配置及相应集成栽培技术处理,研究了旱作条件下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量施肥水平基础上氮肥减少75 kg.hm-2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增加569.85 kg.hm-2,增产幅度达8.1%;高量减氮施肥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增产11.3%,其增产幅度比高量施肥处理高8.4个百分点;高量减氮处理养分效益为4.25元.kg-1,比CK提高250.3%;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2.3%,比CK高9.9个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9.8 kg.mm-1.hm-2,比CK提高16.5%。旱地在目前氮磷肥投入水平基础上增施钾肥,单位有效养分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益分别增加10.0%、30.6%和8.2%,说明增施钾肥是促进旱地小麦肥料有效利用和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9~2010年,陕西省在31个县(区、场)共建设小麦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51个、百亩核心攻关田51个,创建面积54.3万亩,涉及67个乡镇269个村10.6万农户。通过示范推广8个主导品种、10项主推技术和"五统一"田间管理技术,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较上年同地块亩增产58.8 kg,  相似文献   
8.
针对陕西省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粮食生产规模狭小、经济效益低下、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专题调研了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是陕西省主要口粮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6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小麦面积700万亩左右,干旱是制约旱区小麦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旱地也是提升小麦生产能力的最大潜力区,旱地丰则全年丰是本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特点。该技术规程主要针对本省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精选良种、适时播种、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10.
2016-2017年度在关中中东部的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大刘村,每公顷施氮(N)195 kg、磷(P_2O_5)150 kg、钾(K_2O)120 kg的基础上,选用主推的中麦895小麦品种,采取播期与播量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下中麦895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中麦895在关中中东部灌区的高产适宜播种期为10月9-16日,适宜播种量为143.47~180.14 kg·hm~(-2)。中麦895小麦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宜的播期和播量非常重要,对于晚播田适当增加播量可有助于提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