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正> 1 衡95观26(编号:冀审麦2001001号) 该品种是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用衡84观749做母本,衡87-263做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洛夫林系圃选择法,经过5年杂交后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成穗率及亩穗数中等,穗小较整齐,穗纺锤型,短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穗粒数31个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容重787克/升,苗期生长稳健,叶片略宽稍下披,叶色深绿,株高70厘米左右,株形紧凑,中后期叶片较上冲,透光性较好;抗寒、耐旱,  相似文献   
3.
冀麦37及栽培要点张耀泉陈淑琴路香彩蒋春志(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石家庄050031)冀麦37(组合为3286×辐79-220),199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蘖大...  相似文献   
4.
根据遗传学原理,将6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经过组配-选择-再组配-再选择以及辐射等方法,使多个早熟材料的早熟基因以及其它目标性状逐步重组、累加、选育出集早熟、抗寒、高产、优质于一体的冀麦37号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与对照相当,高的可超过9000kg/hm^2。交对照早4-5d,能为下茬多提供积温100-130℃。它的育成填补了河北省冀中南两熟制种植区早熟冬小  相似文献   
5.
6.
<正>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0年4月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审(认)定了3个新品种,现介绍两个品种:1 邯3475(邯3475,编号:冀审麦2000001号) 该品种是邯郸市农科院用沛县30421作母本,邯416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偏高,亩穗数中等  相似文献   
7.
区域试验中试验点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984~1989年度6个环境和1990~1994年度9个环境的资料对试验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模型是Brown KD提出的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高的回归系数的地点可能对基因型有较高的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3月审定通过了2个冬小麦新品种,即86—5144和邢8049(本刊于1992年第9期和第5期分别作过介绍——编者),分别定名为冀麦34号和冀麦35号。同时预审(认)定了一批各具特点、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小麦新品系,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89—6021 该品系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用植4041作母本、石4212—1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出圃,系谱号为6021。 产量表现:1991年参加冀中南水地组冬小麦预备试验,平均亩产390.9公斤,较对照冀麦24号增产15.7%,居36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1992—1993年参加冀中南水地组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