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宁夏种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了农作物种子产销情况和种子企业数量、结构、经营、销售等,针对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壮大企业实力、找准科研育种方向、强化资源收集利用、推进制种基地建设、净化种业市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低纬度地区的江苏、浙江引种鲜食菜用大豆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鲜食菜用大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是决定株型的主要因素;一粒荚、二粒荚、多粒荚、单株荚数、百粒鲜重是构成鲜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大豆整个生育期缩短,鲜荚及成熟后的籽粒产量(干重)减少.其中:苏新6...  相似文献   
3.
玉豆带状间作对春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5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条件下几个主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间作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玉豆2∶2和3∶3带状间作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实际变幅、变异系数不同,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2种带状间作方式大豆品种中黄30的产量最高。玉豆2∶2带状间作模式比3∶3带状间作模式每hm2产值增617.9元。为宁夏引黄灌区玉豆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以及春大豆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豆的生态性状和遗传特性,以北美13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对照品种,宁夏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的12份品种(系)为主要试验材料进行了宁夏大豆生育期组划分试验。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育品系09N60378归属Ⅱ生育期组;中黄30品种和自育品系09N70012归属Ⅲ生育期组;晋豆19、09N70024、09N70025、09N70027品种(系)归属Ⅳ生育期组;承豆6号、宁豆3号、宁豆4号、晋豆39品种归属Ⅴ生育期组。  相似文献   
5.
赵志刚  罗瑞萍  姬月梅  连金番  郝吉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219-14221,14289
[目的]对近年来育成的30个春大豆(Glycine max)新品种(系)的12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30个春大豆新品种(系)分别为晋豆19、承豆6号、09N70012、09N70020、09N70015、09N70017、09N70058、09N70032、09N70027、09N70004、09N70030、09N70036、09N70025、09N70022、9N70046、09N70014、09N70003、09N70023、09N70008、09N70044、09N80017、09N80011、09N80020、09N70019、09N70029、09N70007、09N70042、09N70031、09N70016、31-88。12个生物学性状分别为生育日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总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无效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结果]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可以将30个春大豆新品系划分为4个特性不同的类群,主成分分析选出了株高、生育期、有效分枝数、荚数、粒重等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系)进行了初步综合评价。[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育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6.
宁夏灌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于鲜食菜用大豆的生产。本文中,笔者就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的播前准备、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稳磷增钾、精细管理、化学调控、精准施药、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实现宁夏灌区生态条件下鲜食菜用大豆优质、抗病、高产,从而为发展宁夏鲜食菜用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应用4种化学药剂对宁夏灌区大豆田除草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后15 d,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比较好的是8.8%精喹禾灵乳油+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处理和10.8%精喹禾灵乳油处理;其次为480 g/L灭草松处理,防效分别达到98.2%、97.1%、87.8%.防除阔叶杂草效果比较好的是8.8%精喹禾灵乳油+25...  相似文献   
8.
玉米间作大豆充分发挥了高秆作物玉米的边际优势,在不影响或很少影响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从地块选择、机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品种、适期播种、扩行缩株、确保全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间作大豆栽培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该种植模式下的产量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耦合根瘤菌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间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玉米间作中黄30大豆采用2∶2行比模式下,研究大豆不同种植密度耦合根瘤菌拌种对中黄30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间作中,不同处理间的大豆产量有明显差异,最高为1 047.45 kg/hm~2;中黄30的产量与株高、有效荚数呈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对中黄30适宜种植密度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60 000株/hm~2为最佳适宜种植密度;根瘤菌拌种对中黄30产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大豆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对基于ms1轮回选择得到的40份春大豆新品系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对其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其中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60.5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5.2%).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