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亚砷酸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H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PANC-1细胞用不同浓度亚砷酸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甲基化特异性PCR(MSV)法检测RASSFlA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随着亚砷酸浓度增加(1.2~4.8μmol/L)和作用时间延长,PANC-1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PANC-1细胞中RASSFlA基因表现为高甲基化状态,但其甲基化随亚砷酸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结论亚砷酸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通过RASSFlA基因的去甲基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并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提取肾组织RNA进行逆转录,扩增GPC3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酶切鉴定并测序;将克隆成功的质粒转染至Huh7细胞,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C3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扩增GPC3编码区,并克隆至载体pcDNA3.1中;GPC3过表达载体转染至Huh7细胞后,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PC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GPC3过表达载体可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PC3-siRNA真核质粒载体构建并转染Huh-7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真核质粒载体pcDNA3.1+GPC3和GPC3-siRNA-1633,采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至Huh-7细胞中。MTT法检测转染后Huh-7细胞的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PC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PC3-siRNA-1633基因和GPC3真核质粒载体转染Huh-7细胞后细胞存活率高,转染GPC3-siRNA-1633的Huh-7细胞出现GPC3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GPC3-siRNA-1633可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并抑制GPC3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时,加味大柴胡汤联合L-精氨酸(L—Arg)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胆总管结扎组、胆总管结扎+L-Arg组(L-Arg组)和胆总管结扎+大柴胡汤+L-Arg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假手术组及单纯胆总管结扎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Arg组腹腔注射L—Arg,中西医结合组既注射L—Arg又喂加味大柴胡汤,连用9d,观察各组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血和肾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肾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且血和肾组织ET下降,NO升高。结论精氨酸和加味大柴胡汤联合使用较单用精氨酸更能减轻阻塞性黄疸时的肾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ET水平、升高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PC3基因在HepG2、Huh7、LM3肝癌细胞株及HL7702正常肝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中Glypican-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癌、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Glypican-3蛋白的表达。结果 GPC3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Huh7、LM3中的表达分别为35.38、11.82、35.77,在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中不表达;Glypican-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9%、0%、0%;肝癌、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Glypican-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1.6%、0%、0%。结论 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和细胞活性调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以及大鼠血清中SOD、MDA和IL-2的含量。结果给予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治疗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性降低,胃脏器指数显著性升高,血清中SOD、IL-2含量显著性升高,MDA含量显著性降低。结论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很好的预防及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对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并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保护和修复胃黏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anc -1、BxPC-3、AsPC-1三种胰腺癌细胞株及正常胰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在Panc-1、BxPC-3、AsPC-1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均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PANC-1细胞用不同浓度亚砷酸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RASSF1A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 随着亚砷酸浓度增加(1.2~4.8μmol/L)和作用时间延长,PANC-1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PANC1细胞中RASSF1A基因表现为高甲基化状态,但其甲基化随亚砷酸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结论 亚砷酸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通过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