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6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作少耕栽培法试验于1991~1993年,在所内外进行。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带作少耕栽培法由于改变固有垄体构造,使垄体增大,通风透光好,边际效应时显,实行少耕蓄水保水性能增强,降水利用率提高17.6%;干物质积累,光合势,净光合生产率,光能利用率都垄作有显著提高。由于以上光、温、水条件的改善,使带作大豆落花率减少4.7%,落英率减少6.5%,成英率增加8.75,经济产量提高18.3~41.6%。  相似文献   
2.
我所于1985—1986年在所内外开展了大豆地膜覆盖试验——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的研究工作。试验分为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对照,参考对照)密植栽培三个处理,供试品种为密枝1号和嫩丰11,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由于提高地温,(0—25cm平均地温比直播增温1.56—3.04℃)提前成熟9—14天。覆膜保墒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生育期水分生产效率比对照增加53.1—75.0%,对抗御干旱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覆膜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有利于养分分解,苗期的碱解氮、速效磷分别比直播增加50.0%和14.9%。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协调大豆生长发育环境中的热量、水分、养分、气体的组合,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使大豆生长发育沿着最佳的生物轨道运转。经济产量每公顷达到2630.8—4317.0kg,比露地直播增产62.4—72.7%。  相似文献   
3.
邱振英 《作物杂志》1995,11(4):23-24
大豆穴播栽培技术邱振英(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市161041)1990~1992年连续三年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应用等距穴播栽培技术,平均大豆公顷产量3066.5公斤,最高达3544.5公斤,比对照增产13.5%~45.1%。试验在所...  相似文献   
4.
大豆带作少耕栽培增产的气象因子分析于朝贵,邱振英,杜懋国(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总的说来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采用带作少耕栽培,垄体增大,可减少耕翻次数和趟地面积。减少土壤水分散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17.6%。行间通风良好,相对风速增加38...  相似文献   
5.
寒地花生大垄机械化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黑龙江省花生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泰来县境内,每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因其位于我国高纬度地区,温度是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在花生栽培中的应用,使花生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项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花生的产量,但是田间作业环节多、技术要求高、用工量大、用工集中,一直制约着这项技术在花生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区,无霜期短,热量资源不足,全年降水少,分布不匀,即低温、干旱和早霜等自然灾害是制约当地玉米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外界因素。为解决上述不利因素,探讨逆境自然条件下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新途径,于1984~1987年开展了玉米覆膜抗灾高产栽培体系的研究。经试验、示范和  相似文献   
8.
我省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区,无霜期短,热资源不足,全年降水少,常因低温、干旱和早霜而影响玉米产量。为探讨冬寒环境下玉米高产稳产的新途径,我们近几年来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均获得了早熟、抗灾、质优平几增产增收的最佳效果。一、玉米覆膜栽培增产增收效益四年试验结果,玉米覆膜栽培,每公顷增产稂食2679—4661公斤,增产幅度为29.1—60.7%;每公顷比直播玉米增加纯收入多341—773元。今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革和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二、玉米覆膜栽培增产原因玉米覆膜栽培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增温、保水、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高供肥能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为害;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寒冷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1985~1988年在我所的碳酸盐黑钙土和泰来县同乐村的草甸黑钙土上进行试验。品种为分枝力强、单株产量高的密枝1号和吉林20,对照品种除以上两个品种外,还选用了当地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抗旱棚盆栽、小区、大田对春玉米常规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抗旱性鉴定中胚根数、植株高度、ASI、保绿度、耐旱系数、RI(抗旱指数)和RI(修)可作为春玉米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