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丰富昆明市马铃薯品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昭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了联合体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为选育出适合昆明地区生产的马铃薯新品种,4家单位共提供了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 表明,'E27-22'、'E37-2'2个品系具有长势好、产量高、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2.
昆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马铃薯选育材料中筛选而来,其杂交组合母本:381379.9,父本:XY16。在品种比较试验和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09年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昆薯4号”。  相似文献   
3.
利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产无病毒的种薯,是向生产上提供优质种薯,提高单产和防止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引起退化的重要措施。而在生产无病毒种薯的过程中,组培苗的移栽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移栽成活率的高低与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据调查,一些从事马铃薯脱毒快繁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系筛选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昆明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新品系筛选评价试验方法,讨论分析了三年来马铃薯抗晚疫病水平抗性新品系筛选的试验过程和结论。结果显示:42号新品系变异系数不大,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可在试验示范区作为首选品系推广种植,其次为52号、65号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除虫菊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新引进的除虫菊3个优良品系进行组培繁和种质保存,并对除虫菊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MS+6-BA1mg/L+NAA 0.2mg/1.培养基上,除虫菊茎尖,茎段均能很好地诱导出新芽.再用同样培养基多次继代增殖,转入1/2MS+NAA0.5mg/L+IBA02mg/L生根培养基培养,出瓶假植,直至定植到大田.用了7个多月时间.繁殖出6万多苗.经大田栽培后.不仅成功达到了本研究的目的,还为除虫菊的产业化开发作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1云南利用马铃薯杂交实生子的背景和意义 云南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900 m以上的冷凉山区,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雨水丰富,且多集中于6~9月大春生长季节,在此条件下种植马铃薯极易暴发晚疫病,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给种薯生产和供应也带来很大困难.同时马铃薯主产区多属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客观上限制了脱毒种薯在单个农户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 特征特性 昆薯5号马铃薯是于2000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杂交实生种子,经多年无性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12年云南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8.
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在昆明地区的危害情况、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斜纹夜蛾一年发生6代,危害高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室内饲养研究中新发现,雄蛾后翅后缘有一黄色条纹,可用于雌雄蛾的鉴别;雌蛹和雄蛹的鉴别可通过其外生殖器的特征识别,雄蛹最后一腹节上端生殖器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露地制种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以其后代分离小、抗病性强、高产、品质好、种植成本低等特点,受到高度重视。为此云南省从国际马铃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适合于昆明地区多样性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优良品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薯类中心采用了目前在云南较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通过几年对杂交后代的选育,选出11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系。以‘合作88’为对照,对11个马铃薯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抗耐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06-237’、‘05-342’、‘05-353’在出苗、植株长势、抗耐病、经济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表现均较好,下一步可在昆明地区进行多点的生产试验或小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