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糖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食糖价格的变化趋势,并以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国内食糖均价的月度数据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得到国内食糖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国际食糖均价、原油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文还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回顾1949—2012年中国糖料和食糖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糖料和食糖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而得出中国糖料与食糖市场的主要变迁特点:一是食糖产量大体呈增长态势,且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二是糖料与食糖产业结构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三是食糖消费稳步增长,且近5年增速超过产量增速;四是国内食糖供需维持紧平衡且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食糖进口近两年大幅增加;五是食糖价格波动剧烈且影响食糖价格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六是食糖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现货、远期和期货结合的多元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且制糖企业集中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坚持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和服务社会相协调相促进、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等,努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改革开放并不会导致腐败。但在改革开放的实际历史进程中,某些腐败现象又确实是在不断滋长和蔓延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腐败问题与以下六个方面因素有关: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新旧体制机制的转换过程,改革开放中一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经不起考验,改革开放过程中腐败行为仍有一定的社会土壤和基础。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科学理念、先进手段、体制机制和国际经验借鉴。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问题,如关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问题、关于继承创新与学习借鉴的问题、关于先进的政党与出现某些腐败官员的问题、关于反腐败的愿望与反腐败的实际效果相统一的问题、关于“上梁”与“下梁”如何都正的问题等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更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反腐倡廉建设的艮好成效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回顾泰国50多年来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泰国食糖市场发展变迁的特点,得出5个主要结论:一是50多年来泰国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食糖产量大致呈波动上升态势;二是泰国食糖消费量呈较快增长态势,消费量约占本国食糖产量的1/3,且消费量增速的波动加大,但用糖食品的消费结构较为稳定;三是未来泰国食糖出口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也仍需面对机械化程度提升、糖厂设备优化等发展问题;四是泰国食糖产业的管理体制应适度变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五是泰国食糖定价能力有所增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对于食糖国际定价影响力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澳大利亚1961-2012年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产业政策的系统梳理,得出4个主要结论:一是食糖产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的产业政策扶持和食糖产业改革,推动产业关注技术、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食糖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出口贸易成为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亚洲国家日益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出口国;四是澳大利亚联营和“定价”机构构建了食糖-甘蔗之间动态定价的基石.澳大利亚食糖产业发展给中国带来几点启示:重视甘蔗种植者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挂钩透明清晰的二次结算订单合同;加大食糖产业的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重视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50年来食糖消费量发展状况表明,中国食糖消费呈稳定增长态势。国际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表明,食糖消费稳定增长态势仍会持续。基于消费总量分析法和6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2030年中国食糖消费量的发展前景:2015年中国食糖消费量在1600万t左右,2020年达到1800万t,2030年达到2200万~2450万t。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食糖供需缺口的变动,即2020年后食糖供需缺口日益增加,产业风险日益加大。为此,只有依靠技术实现节能增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单产并增强自然风险的防御能力,才是食糖产业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201213榨季国内食糖生产全部结束,全国共生产食糖1306.84万t,较上榨季增加13.47%。201213榨季,全球食糖供给继续过剩和宏观经济衰退使国际糖价跌破37.48美分kg,受累于疲软的国际糖价和国内食糖供给压力,国内糖价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护中国糖农和糖厂的利益,商务部201213榨季已先后3次共收储180万t国家储备糖,收储底价为6100元t,但临储政策对中国糖价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现货价格跌破5500元t,期货价格跌破5000元t。2010和2011年的高糖价刺激了糖料种植面积的扩大,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糖料播种面积为190.232万hm2,同比增长5.05%,201213榨季连续第2榨季增产。展望201314榨季,由于印度、泰国和俄罗斯食糖增产,预计全球食糖市场将连续第3榨季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未来国际糖价很难出现大幅反弹;国内食糖虽然进入了增产周期使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但国内外食糖价差持续位于高位,将继续刺激国际食糖进口,预计新榨季国内食糖将继续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由于目前进口糖是中国食糖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所以201314榨季国内糖价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食糖的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10.
徐欣  郑传芳 《农业展望》2009,5(6):13-15,35
当前,中国2008/09榨季食糖生产已结束,减产238万t已成为事实,食糖销售形势谨慎乐观,食糖进口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食糖供需格局已从2007/08榨季的供过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另外,2009年新播种的甘蔗面积持平略减,甘蔗生长苗情一般,2009/10榨季食糖产量不容乐观。因此,在经历了2009年2-4月的大幅回升之后,市场均未出现重大利好、利空消息,5月国内食糖价格保持平稳态势。市场下一步走势取决于近期食糖消费走势与新年度甘蔗生长情况变化。国际市场方面,全球食糖大幅减产进一步得到确认,国际糖价受减产、美元贬值和大宗商品价格集体反弹等因素影响。2009年5月维持继续上涨的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