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李媛 《杂粮作物》2007,27(2):68-69
丹玉501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自选系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好等特点,可在北方春玉米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是水稻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仅次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由于缺乏理想的抗源、有效的鉴定方法,致使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研究相对滞后。就水稻纹枯病抗性有效鉴定方法、抗源筛选、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侯永华 《杂粮作物》2007,27(3):180-181
玉米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是饲料和加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产量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或改善籽粒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其它籽粒性状,可提高玉米在粮食、饲料和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玉米转化增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4.
丹玉508号是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冬在海南岛以丹D15为母本、LB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后期脱水快、耐密植、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郑君海  刘波 《杂粮作物》2009,29(3):168-169
丹玉50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1705为母本,自选系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倒伏、多抗各种病害、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好、边行优势不明显等特点,是值得北方春玉米区重点推广的新品种。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丹玉502;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6.
四个粳型水稻不育系异交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个粳型水稻不育系开花历时,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自然异交结实率的观察分析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不育系的开颖角度,开花历时、柱头外露率和自然异交结实率有明显的差别,并且不同程度地受日平均温、湿度的影响。9506A是一个异交性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是水稻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其发生和危害程度仅次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自日本佐佐木忠次郎于1905年首次发现后,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水稻纹枯病害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针对纹枯病的研究也相对滞后,致使纹枯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漫延,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纹枯病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50年代在我国东南部稻区发病,70年代漫延到北方。由于氮肥的大量使用,纹枯病的危害逐年加重。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水稻病害,而且危害其它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  相似文献   
8.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辽宁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有代表性的杂交水稻及亲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北方杂交粳稻亲本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受母本控制,呈正相关关系,接近显水平,与父本关系不大,且呈负相关关系。杂交水稻的千粒重主要受父本影响。(2)杂交水稻剑叶的叶周长和叶长主要与恢复系相关,叶宽和长宽比主要与不育系相关。倒二叶的叶周长、叶长、叶面积主要与恢复系相关.长宽比与父母本相关均显。倒三叶叶面积、叶长、叶周长与恢复系楣关显,叶宽与不育系相关显。在杂交水稻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不育系的穗长和经济系数进行选择.而对恢复系更应注意株高和穗长两性状。(3)对恢复系应重点选择籽粒外部形状、糊化温度和垩白米率,对不育系应重点选择粗蛋白含量和垩白米率,其他性状父母本应平衡协调选择。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丹农玉7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54为母本、自选系丹314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对丹农玉78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