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品质安全附加值大,病虫防控是保障茶叶品质安全的关键环节。传统病虫防控的负外部性明显,生态调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弄清茶农采纳生态调控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是重要的科学命题。为此,随机选取福建省五大茶区的517位茶农进行调查,对获取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采纳生态调控技术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而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分析这些显著性因素间的层次结构,从茶农特征、技术认知和环境特征3个方面探讨因素间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在茶农采纳生态调控技术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层次结构中,表层直接因素有茶叶年收益、销售模式、培训次数、政府抽检频率、往年病虫情况,中间因素有新技术成本和收益变化的认知、是否合作社成员、茶园面积,根源因素有文化教育程度、年龄,各层次因素沿根源层、中间层、表层、目标层逐级向上影响。据此,本文从合作、培训、监管、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对茶树病虫生态调控技术推广进行宏观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叶产业是我国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产业的冲击,传统的茶叶零售营销应该将线下的物流、服务、体验和线上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在一起,打造茶叶营销的O2O模式。研究认为,O2O模式的优势包括提高消费者的互动、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帮助茶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增进消费者的体验等。研究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如下:在茶叶店铺的线下做好情景、软件和平台的体验;在线上注重消费者的互动和精准营销;在线上和线下做到差异化设计;通过大数据实现智慧营销;积极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Hartman模型构建茶园价值评价模型,并对福建省安溪县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动态分析茶龄、毛茶价格、劳动力价格、贴现率、病虫受害率等因素对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园的生态经济价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毛茶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正相关;劳动力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线性负相关;贴现率越高,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越低,并缩短茶园经济有效寿命;随着病虫受害率的上升,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不断下降,当病虫受害率从0增加到25%时,茶园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从43 979.27元/hm~2下降到15 649.32元/hm~2,下降率近65%。以期为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天然林新生枝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氮浓度改变的响应及其林龄差异,揭示不同龄级油松新生枝叶N、P元素内稳态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以关帝山林区孝文山林场Ⅴ~Ⅶ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氮添加试验的方法,设置对照(N0,0)、低氮(N1,5 g/m2)、中氮(N2,10 g/m2)和高氮(N3,15 g/m2) 4个施氮水平,形成不同土壤N浓度梯度,分析不同N浓度新生枝和叶C、N、P计量指标和内稳态指数。油松枝叶C、N、P含量随土壤氮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N和C/P减小;油松枝叶C含量、C/N和C/P随龄级增加而增加,N、P含量随龄级增加而减少;根据针叶N/P,该地区油松生长主要受N限制;新生枝和叶N、P含量及N/P与土壤指标的关系均能很好被内稳态模型模拟(p<0.1),其中新生枝P含量对土壤供氮水平变化敏感,而其他指标较稳定,新生叶的内稳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