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郑长清 《中国麻作》1997,19(4):1-3,10
采用数量性状统计分类方法,对我国900多份苎麻品种资源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类型分析,株高;160cm以上为高杆类型,115-160cm为中杆类型,115cm以下为矮杆类型;茎粗:0.95cm以上为粗茎类型,0.75-0.95cm为中茎类型,0.75cm以下为细茎类型;皮厚:0.80mm以上厚皮类型,0.60-0.80mm为中皮类型,0.60mm以下为薄皮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的芝麻种质资源以纤维品质、抗病性为重.久进行综合鉴定表明:该区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苎麻品种类型繁多,植物学形态类型达47种;优质源与抗病源较丰富,优质或特优质资源占总鉴定份数的23%,抗花叶病或不感的品种占22.2%;在一定范围内,纤维细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增。筛选出一批可提供整麻育种与科研应用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3.
1984—1994年对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区广西、云南等10省(区)的部分山区进行苎麻属植物野生种考察,共收集到苎麻属17种7变种157份材料,其中活体保存于本所搜集圃有16种7变种123份。考察发现广西新记录种5种,云南新记录种1种,湖南新记录种2种;首次发现茎花苎麻与滇黔苎麻、茎花苎麻和水苎麻的中间类型材料。收集到一批种内新变型材料,从而充实了苎麻属植物的特征特性。对种群的生长习性、繁衍生殖特点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苎麻近缘野生种的种类,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至1997年底,在湖北沅江已活体保存苎麻近缘野生种17种7变种131份,种间过渡类型3份,本文报道了在苎麻近缘野生种的种类及分布,并对其复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郑长清  张波 《中国麻作》1996,18(1):7-12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Dou的相对出苗期,淹没顶尖离体种苗的成活率、钵栽麻的茎粗湿害指数与干茎重湿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7、-0.606与0.684,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钵栽麻淹水96小时,其生物产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0.807和0.876,这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苎麻种质抗旱鉴定的可靠生理指标或性状指标。对苎麻种质的抗旱机理及影响抗旱鉴定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首次报道了白叶种苎麻的托叶为混生类型,即麻茎下部的托叶为合生型,中上部为分生型。同时还观察到同朵雄花的不同雄蕊分次开放传粉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东北居云贵高原,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加上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程差异悬殊,以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各种小气侯环境,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9.
对50份苎麻品种原麻的总含胶量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原麻总含胶量差异甚大。头、二、三季麻以头麻最高,平均为30.33%,二麻次之,三麻又比二麻略低或持平。苎麻根型、原麻不同部位等因素对总含胶量有一定影响;单纤维支数、强力与总含胶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2.7602+2.8691x,y=34.5486-0.1404x。筛选出的低含胶量品种芦竹青、白里子青等兼具其它优良性状,可供苎麻遗传育种或生产部门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苎麻起源于我国,种植范围辽阔,品种类型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对苎麻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评选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材料供生产或育种应用,对发展我国苎麻生产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起了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