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条溃疡菌侵染橡胶树皮的过程和橡胶树皮的反应作了初步观察。当条溃疡菌侵入树皮后,受侵染组织周围的薄壁组织细胞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形成一个深褐色层,我们称为褐变层。褐变层正是田间观察到的慢性扩展型病斑的特征,同时发现菌丝仅存在于褐变层包围的组织中,而在褐变层中没有菌丝生长。褐变层可能起阻止侵染进一步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西橡胶树幼态无性系的高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木本植物阶段变化的一般知识和已有的橡胶树阶段变化的资料,分析了橡胶树幼态无性系的高产特性,对有关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针刺采胶对橡胶树的伤害,针刺伤口够愈合和伤口正常生长的恢复过程。与常规刀割比较,针刺采胶的特点是它伤害乳管的数量少,而且是分散的,这也是它的优点,但由于深刺到木质部,就造成对各种组织在性质上比较严重的伤害,这主要是维管形成层和幼嫩乳管受到损伤。针刺采胶另一个特点是由于施用增产刺激剂,结果在施用刺激剂部位及其附近的筛管层部分受到破坏,同时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也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胶树形成层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割胶树和不割胶树枝条上施用乙烯利的试验证明,经刺激的割胶树的茎围增长受到影响,这不仅由于刺激增产消耗了同化物,而且由于乙烯利对形成层活动直接的调节作用。乙烯利刺激割胶树茎围增长虽然受到抑制,但由于形成层的活动,韧皮部径向增长的数量(包括乳管列数)受到的影响很小。原因在于乙烯利对形成层活动作用的特点:抑制木质部的增长,促进韧皮部的径向增长。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刺激的橡胶树胶乳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外源茉莉酸刺激条件下橡胶树胶乳与未处理橡胶树胶乳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经蓝白斑筛选共得到121个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通过菌落PCR的方法分别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扩增,结果表明,95%左右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大小在200-600 bp之间。随机选取25个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所得的25条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用Blastn(基本局域联配搜寻工具)检索基因文库(genbank),其中10条EST片断可找到碱基序列相似性大于80%以上的同源基因序列,其余15条EST为没有任何功能线索的未知序列。外源茉莉酸刺激条件下橡胶树胶乳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在此基础上克隆橡胶树胶乳中JA信号的候选应激基因,将为开展茉莉酸调控橡胶树胶乳代谢和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巴西橡胶树乳管生物学与胶乳生产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论述了3个限制天然橡胶生产的关键因素,即割胶后排胶持续的时间、两次割胶之间胶乳的再生和乳管从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同时说明,对橡胶树自身来说,乳管可能是与机械损伤相联系的一种保护组织,而乳管的形成和功能,能够被包括乙烯和茉莉酸在内的伤害信号高度地调节。  相似文献   
7.
在橡胶树受条溃疡菌(Phytophthora sp.)侵染后的某个时间,在受侵染组织周围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深褐色层——褐变层。实验表明,(1)褐变层形成以后病斑即停止扩展;(2)形成褐变层后受侵染组织中的病原仍然是生活的;(3)原病斑形成褐变层后,在靠近它的地方进行再接种,结果新的病斑不能扩展到原病斑的褐变层。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为褐变层在限制侵染扩展中起主要的作用。施用乙烯和限制侵染扩展的原因在于它使褐变层的形成较为迅速,所以能更有效地阻止病斑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科技创新,开拓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新里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历史,分析了我国和世界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形势。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日愈增加,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要将更加依赖进口。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加强对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的研究,在进一步开发橡胶树产胶潜力的基础上,发展橡胶木材生产,把橡胶树乳管作为生物反应器以生产贵重化合物,重视橡胶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应该进一步面向世界,在世界热带农业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中起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橡胶树树皮标本用碘-碘化钾溶液处理后,可以直接切片,也可以按常规方法制成石蜡切片,乳管内含物呈褐色;在制片过程中应用微波炉,可以大大缩短制片时间。  相似文献   
10.
茉莉酸和其它激素对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外源茉莉酸分别和6-苄基腺嘌呤、吲哚乙酸、水杨酸、乙烯丰和脱落酸共同施用对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ll.Arg)乳管分化的作用。将含这些激素的羊毛指涂在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的萌条上,用光学显微镜技术检查茎中乳管数目的变化,以及次生韧皮部轴向系统的细胞层数。施用茉莉酸对正在伸长的茎中初生乳管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不能诱导形成次生乳管。施用茉莉酸对已经停止伸长的茎中初生乳管的分化没有显著作用,但促进次生乳管的形成。对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萌条,施用茉莉酸能够促进各个伸长单位茎中次生乳管的分化。单独施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吲哚乙酸、水杨酸、乙烯丰和脱落酸对乳管分化都没有显著影响。茉莉酸分别与不同浓度吲哚乙酸、水杨酸、乙烯丰共施后,与单独施用茉莉酸比较,对乳管分化没有显著影响。0.08%茉莉酸和0.45%6-苄基腺嘌呤同时施用比单独施用0.08%茉莉酸能诱导形成更多的次生乳管。0.08%茉莉酸和0.53%~0.0053%的脱落酸共施与单独施0.08%茉莉酸比较,诱导形成的次生乳管有减少趋势。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对巴西橡胶树茎中的异戊烯基腺嘌呤水平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橡胶树顶端伸长单位茎中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高于基部伸长单位。施茉莉酸后,无论是基部伸长单位还是顶部伸长单位,异戊烯基腺嘌呤的水平均低于对照,5d后明显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