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回流提取法、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木香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为木香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木香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木香多糖含量,并对回流提取、热水浸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3种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提取量进行比较.[结果]回流提取法的优化条件:在料液比1∶40、85℃水浴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提取2.5h,多糖提取量11.445 mg/g,以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木香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下同);热水浸提法的优化条件为:在料液比1∶120、85℃水浴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2.0 h,多糖提取量为10.804 mg/g,以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木香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显著;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优化条件:在料液比1∶10、50℃超声波辅助(超声功率300 W,工作频率40 kHz)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2.5 h,多糖提取量为10.718 mg/g,以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木香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显著.[结论]3种提取方法对木香多糖提取量有明显影响,综合考虑,回流提取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耗低、提取效率较高,可作为实验室科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化钾和硫酸钾2种钾肥及其配施比例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为滇重楼规范化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滇重楼生长过程中不施钾肥为对照(CK),设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比例依次为100∶0(PF1)、75∶25(PF2)、50∶50(PF3)、25∶75(PF4)和0∶100(PF5)的5个施肥处理,测定滇重楼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和根茎钾含量。【结果】与CK相比,各钾肥处理的土壤p H均有所降低;除PF1外,其余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PF4处理的调控效果最佳,可使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依次增加107.98%、13.95%、31.32%和10.81%,使细菌数量增加58.93%;除中性磷酸酶活性外,多数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中其余6种酶的活性。与CK相比,施用外源钾肥时,多数处理可显著提高滇重楼根系活力。所有处理均显著增加滇重楼老根茎和新根茎钾含量(P<0.05,下同),其中PF4处理使滇重楼老根茎和新根茎内的钾含量达峰值,较对应CK显著提高134.57%和131.13%。【结论】外源施用钾肥对于滇重楼的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环境有积极影响,但不同钾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微环境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氯化钾和硫酸钾按25∶75比例配施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自橙汁中分离的酵母菌株为材料,从培养与制备条件出发,研究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容器、培养时间、菌液量和菌液浓度对酵母菌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影响,建立了酵母菌基因组DNA优良提取体系.即以YPD为液体培养基,三角瓶(100 mL)为培养容器,在30℃下震荡培养12~16 h至菌液OD600=1.5左右,然后用此菌液10 mL以上按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电泳结果表明,采用该体系提取的酵母菌基因组DNA量大、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了27种外源性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云木香幼苗的根系菌根侵染率、生理生化特性、根生物量及萜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木香与AM真菌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但27种AM真菌菌株与云木香二者之间存在共生偏好性。与对照组(CK)相比,部分AM真菌提高云木香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云木香抗不利环境的能力;部分AM真菌处理组云木香根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大部分AM真菌处理组云木香根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及总内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也有部分AM真菌处理组差异不明显或降低。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易误巨孢囊霉(Gigaspora decipiens,Gd)、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Sca)、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Rco)、沙荒球囊霉(Septoglomus deserticola,Sde)、哥伦比亚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colombiana,Ec)、巴西类球囊霉(Paraglomus brasilianum,Pb)等是人工栽培条件下接种AM真菌云木香幼苗的潜在优良菌株,可为提高云木香产量和品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筛选滇重楼根际土壤解磷菌,提高滇重楼产量和品质,为其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优良菌株。采集四川、云南、贵州中10个不同地区野生品和移栽品滇重楼根际土壤分离筛选高效解无机磷菌,通过钼锑钪比色法进行溶磷能力测定,结合生理生化和16S rDNA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42株溶磷菌,发酵液中有效磷的含量为66.68~104.10 mg/L,其中属于芽孢杆菌属Z3-4菌株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发酵上清液中有效磷的含量为104.10 mg/L、增磷量为38.55 mg/L、解磷率为37.03%。菌株Z3-4是一株具有高效解无机磷作用的细菌,可应用于生物菌肥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不同产地滇重楼植物体不同部位和根际土壤中氮(N)磷(P)钾(K)元素含量分布规律,区分不同产地滇重楼植物体与根际土壤N、P、K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性,为滇重楼栽培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滇重楼根茎、须根以及根际土壤中的N、P、K含量。  结果  不同产地滇重楼须根中N、P、K含量分别在0.554 ~ 2.057 mg g?1、0.616 ~ 5.498 mg g?1、1.250 ~ 14.080 mg g?1之间,根茎中N、P、K含量分别在0.137 ~ 1.610 mg g?1、0.561 ~ 2.261 mg g?1、0.768 ~ 6.496 mg g?1之间,根际土壤中N、P、K含量分别在0.071 ~ 0.711 mg g?1、3.308 ~ 23.557 mg g?1、1.991 ~ 20.795 mg g?1之间;须根对N、P、K的富集系数分别在1.183 ~ 22.471、0.049 ~ 0.884、0.207 ~ 2.325之间,根茎对N、P、K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314 ~ 13.021、0.041 ~ 0.570、0.056 ~ 1.493之间;野生和栽培滇重楼植物体及根际土壤中N、P、K含量特征未有明显区分。  结论  不同产地滇重楼植物体中N、P、K含量大小均为K > P > N,根际土壤中N相对匮乏,P比较丰富;野生品根茎中N、K含量整体上高于栽培品,P含量则相反;栽培品须根中N、P、K含量整体上高于野生品;栽培品与野生品根际土壤中N、P、K含量大致相当;各产地滇重楼须根中的N、P、K含量都显著高于根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结合室内分析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各接种AM真菌组菌根浸染率在75%~100%,接种不同AM真菌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改变了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一度,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力的增加,尤其可显著增强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结论]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滇重楼人工栽培应用AM菌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氯化钾和硫酸钾2种不同钾肥及其配施对滇重楼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栽培滇重楼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用钾肥为对照(CK),以每1 kg土中施用0.3 g K2O用量下KCl和K2SO4的配施比例分别为100∶0(PF1)、75∶25(PF2)、50∶50(PF3)、25∶75(PF4)和0∶100(PF5)为处理,观察不同钾肥配施对滇重楼根系菌根生态特征、光合参数、生物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钾肥施用组菌根真菌侵染强度与CK相比显著增强;PF4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CK组的107.19%、108.75%和174.27%;PF1、PF2和PF3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CK组的128.00%、116.47%和114.51%,蒸腾速率分别为CK组的174.98%、151.62%和129.42%,气孔导度分别为CK组的280.57%、263.75%和118.38%,胞间CO2浓度分别为CK组的114.79%、118.38%和115.83%;PF1、PF2和PF5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为CK组的132.44%、121.50%和119.71%,PF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CK组的135.62%,PF4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CK组的111.60%和104.67%,PF5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CK组的106.55%和103.31%;PF1、PF2和PF3的丙二醛含量较CK有显著降低;PF3、PF4组能明显提高滇重楼的生长指标;PF5和PF2组分别能够显著提高滇重楼新根茎的鲜重和折干率;所有钾肥施用组滇重楼新根茎重楼皂苷I、II、VII以及总皂苷的含量较CK组有显著增加。综合来看,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比例为75∶25(PF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滇重楼核苷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滇重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重楼根茎为试验材料,6种核苷类物质(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总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提取量,先分析超声波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滇重楼核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滇重楼核苷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提取法得到的滇重楼根茎中6种核苷类物质总提取量高于热水浸提法;4个因素对滇重楼核苷总提取量的影响排序为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纯净水(甲醇体积分数为0)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10(g/mL)、30℃条件下超声波提取60 min,提取2次,得到滇重楼根茎中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的总提取量为1.4216±0.0198 mg/g,高于理论值1.3434 mg/g.[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滇重楼核苷超声波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靠,较热水浸透法的提取效率高,适合用于滇重楼核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兰科菌根共生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科植物是高度依赖真菌的共生植物,共生真菌在其整个生活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综述了真菌对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移栽苗存活率、成株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方面的共生效应,认为兰科菌根的共生关系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平衡,是生物演化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