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防止果冻变褐及改善营养价值,可作为果冻的抗坏血酸添加剂。使用抗坏血酸能改善果冻的外观並可抑制自然存在的或是在制作果冻时进行加热处理之前酶化变褐而产生的多酚类的氧化。由于抗坏血酸能参与褐变反应,对非酶性褐变的影响可能会使产品变黑。已经有资料详细讨论了抗坏血酸对花青甙色素衰变的作用。此项研究工作是为了观察产品色泽的变化,从而确定抗坏血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以理化分析的指标辅佐感官审评,进行茶叶质量的科学管理,是长期以来人们探索的重要课题。采用常规成分分析,在红、绿茶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花茶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花茶的品质不但取决于茶坯,也取决于窨花效果。茶坯经过窨花,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而且茶花生产季节相错,每年都用一定数量的陈坯,绿茶分析中的几个基本项目如粗纤维、水浸出物、氨基酸、多酚类等成分跟花茶的品质等级还没有找到明显的关系。花茶的品  相似文献   
3.
茶叶吸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探讨窖制花茶的基本原理,试图从研究茶叶吸香特性,分析其着香机制。试验表明,并非传统窨花所采用的茶坯低含水量指标,最具吸香的能力。而以含水量10~30%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高含水量的茶坯在窨制过程能保持鲜花较好的生态条件,因而对花茶的香气浓度和鲜灵度等品质指标,有良好的效应。试验还证明新茶窨花后,其精油含量、香气品质指数都明显高于陈茶。而在不同方法处理浸出物后的茶叶着香品质分析中,反映出水浸出物也是决定花茶香气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玫瑰花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玫瑰花茶香气挥发油的组分有:芳樟醇、乙酸苯乙酯、苯乙醇、二十烷和植醇等。萜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量的50%。玫瑰花茶的香气组分与玫瑰花的香气组分基本类似,表明具有玫瑰花香的特征是在窨制过程中充分为茶叶所吸收,并与茶叶固有的香气,但成了香气甜美、滋味爽口的特有品质。  相似文献   
5.
红外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0.75~1000微米)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当物体的吸收波长与照射的红外光波长一致时,便大量吸收红外光,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热能而  相似文献   
6.
桂花龙井茶和柚子花茶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珊珊  郭雯飞 《茶叶》2005,31(4):228-232
分析了用特级炒青绿茶窨制的抽子花茶和用龙井茶加工的桂花茶的香气成分和其他的一些成分,阐明这两种特种花茶的香气化学特征以及其加工工艺对生化成分的作用。柚子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萜烯醇类和含氮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如芳樟醇、橙花叔醇、法尼醇等。桂花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紫罗酮类、醇类和酯类,如β-紫罗酮、α-紫罗酮、二氢β-紫罗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软脂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绿茶中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在提取过程中的几个热力学参数(分配常数K、焓变△H°等),探讨这些成分的热力学特征。并探讨了提取温度对这些成分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提取液中的浓度,可以求出该成分在样品中的真实含量。  相似文献   
8.
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茉莉花茶的香气是决定品质和价格的主要因子,我们曾初步研究了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本文则对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等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茉莉花荼香气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 样品为1986年苏州、福州、宁德等茶厂的窨花试验样,包括茶坯、在窨品及成品。 样品的处理和仪器、实验条件同本刊前报“我国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一文。  相似文献   
9.
白兰花茶是以白兰花(Michelia albaDC)窨制绿茶而成,是我国花茶中的传统品种,香气持久耐泡,香型别具一格。同时,白兰花也是加工茉莉花茶用以加重底香,增强鲜灵度的配料。因此,研究白兰花茶不但对于掌握白兰花茶风味的本质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全面了解茉莉花茶香气的组成,以及探讨花茶窨制原理,也有一定的意义。但至今尚未见有关白兰花茶香气研究的报导。本实验采用SDE提取法和GC—MS及GC法对白兰花茶香气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萎凋对红茶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凋对红茶香气的形成是很重要的,通常CTC红茶带有青草气,而传统红茶香气要高得多。一般认为这是由萎凋不同所致。用气相色谱分析红茶香气化合物。三种萎凋程度用揉切制法的红茶香气成分中显著不同的是反-2-己烯醛、顺-2-戊烯-1-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