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确定小麦种子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探讨小麦品种不同穗部位种子活力的差异。[方法]选用皖麦33、皖麦48、烟农19、扬麦158和W1032(糯小麦)5个小麦品种(系)种子为材料,设置上部穗位、中部穗位、下部穗位和整穗(CK)4种处理,通过种子大小测定、幼苗生长测定、加速老化试验、冷浸试验、电导率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脂肪氧化酶(LOX)、过氧化氢酶(CAT)和脱氢酶(ADH)5种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综合评价种子活力,并进行整穗(CK)种子的主要活力指标间相关分析以及对5个小麦品种(系)不同穗部位种子主要活力指标平均值的比较。[结果]幼苗生长测定、加速老化试验以及5种酶活性等指标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呈显著相关;小麦品种(系)不同穗部位种子活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幼苗生长测定、加速老化试验以及5种酶活性测定均是小麦种子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小麦中部穗位种子活力较高,下部穗位种子活力次之,上部穗位种子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醇溶蛋白对其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137份安徽小麦品种进行醇溶蛋白谱带分析,同时测定了面粉的理化特性、面粉粉质特性以及面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37份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共分离出2690条醇溶蛋白谱带,统计后得出不同迁移率的谱带共96条。其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是ω-14.3,出现概率为77.70%;出现次数最低的是α-81.7和α-89.3,出现概率均为0.72%。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GD)为0.13~0.81,所有材料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70,说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在GD=0.73的水平上将所有材料分为7个类群。57条不同迁移率的谱带与136项次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谱带β-68.0与面团粉质质量指数和面筋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谱带α-73.4与面粉色泽L*值和白度值呈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筛选出这些对若干面粉及面团品质性状有显著影响的谱带,可为小麦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