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窄行密植条件下大豆合理行距与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闫晓艳  刘凯 《耕作与栽培》2000,(1):13-16,26
历年来 ,人们对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多半是在大垅 (6 0~ 70cm )条件下进行的 ,培育的品种也大都是喜稀植的高产品种 ,但产量始终没有突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也为了使大豆产量有所突破 ,需要在缩小行距和增加密度的条件下 ,探索一条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栽培途径。为此 ,我们引进美国大豆专家理查德·库珀教授的大豆窄行平作密植栽培技术 ,融入我国传统的大豆栽培技术中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为了使这项技术在生产中发挥良好的增产作用 ,我们连续两年深入研究了大豆在窄行密植条件下的合理行距和密度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类型大豆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株型繁茂度不同的两个类型品种杂交豆5号和九农30为试验材料,初花期喷施900 g/hm2多效唑,分析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调控.结果表明,多效唑提高了不同繁茂度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了茎粗、分枝数;降低了大豆株高、中部节间长度及叶面积指数,且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繁茂型杂交大豆品种,早发优势显著,叶面积指数较大,通过多效唑控制,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片光合特性,防止徒长,利于田间透光,显著增加单株粒重、百粒重,从而显著增加产量.而收敛型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接近最适叶面积指数范围,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进一步降低,虽然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增加百粒重,但单株粒重显著降低,反而显著减产.说明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与大豆冠层繁茂度密切相关,应根据冠层发育特征在合理情况下施用.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窄行密植植技术及其优势,吉林省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限制窄行密技术应用的因素和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及其途径进行了详尽论述与分析,充分证明了窄行密植栽培是吉林省大豆生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豆铁胁迫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大豆铁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大豆缺铁的鉴定标准、等级及方法,提出了大豆缺铁的矫正栽培措施。通过分析,提出了现在可行的大豆缺铁鉴定方法、大豆铁高效生理调控和栽培措施,以期取得石灰性土壤的大豆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7.
8.
杂交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生理及产量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审定的杂交豆1号、杂交豆2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和同熟期常规品种吉育72和吉林30为材料,探讨生殖生长期杂交大豆高产冠层生理,分析产量构成特性,明确杂交大豆增产部分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010-2011年,杂交大豆比常规品种分别增产13.9%和16.7%。杂交大豆R6期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R2(始花期)~R7(成熟初期)期光合速率和R2~R4 (盛荚期)期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品种,2010年杂交豆1号和杂交豆2号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8.09和8.30,远高于常规大豆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且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没有陡然下降。杂交大豆品种R2~R7期生物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生物产量平均积累速度和最大积累速度分别比常规品种高0.06 g d–1和0.20 g d–1,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时间和积累速率开始减缓时间分别比常规品种提前3.09 d和5.85 d,干物质积累早发优势显著。杂交大豆百粒重、主茎荚、粒重与常规大豆差异不显著,但分枝荚、粒重极显著增加。而杂交大豆R7期籽粒占生物产量比例和粒茎比与常规品种差异不显著。表明强大的冠层优势,快速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生物产量,是杂交大豆高产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遇旱灌水和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2009年研究了遇旱灌水和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遇旱灌水能显著提高大豆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产量的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为优化施肥>常规施肥>不施肥,并且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差异更显著,表明灌溉在保证水份供应的同时,促进了肥料的吸收,起到了以水调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给缺铁地区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大豆为材料,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不同磷/铁处理对不同磷效率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分析农艺性状与大豆植株磷、铁性状的关系,以及磷、铁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影响,并利用因子得分综合评价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对不同磷/铁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在R5期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干重、茎干重、荚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磷/铁为300:30处理下.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磷高效基因型大豆R5期的地上部干重与R8期籽粒铁/磷浓度比呈正相关关系;磷低效基因型大豆R5期的地上部干重与R3期叶片磷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的单株粒重均与R8期籽粒铁浓度有关,但R8期籽粒铁浓度对两种基因型的作用相反,表明R8期籽粒铁浓度是影响低铁条件下不同品种单株粒重差异的重要指标.利用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发现,磷/铁为1~10时,随着磷/铁比值的增大,磷高效基因型大豆的ACE值随之升高,而磷低效基因型大豆的ACE值随之下降.综上,缺铁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在磷/铁为300∶30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好,磷低效基因型大豆在磷/铁为30:30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