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3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地作物在多熟多样分带间套复种轮作基础上。由于各作物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的存在。多种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生长发育,共生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通过科学地栽培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协调各作物间的共生矛盾,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出量,是作物栽培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就相关种植技术进行了较深层次探讨.提出了同田间套种植的作物是一个有机复合整体,解决共生矛盾的基本着力点是有生命力的作物。技术关键是平衡间套作物竞争能力等观点,形成了较完整的薯(麦)—玉—苕—莱间套作一体化种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与不同播期相结合,对海拔800 m和900 m"薯/玉/苕/薯"四熟制套作中秋马铃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点品种间差异均表现为‘费乌瑞它’>‘出土黄’>‘鄂薯5号’,即早熟品种为优选;最佳播期均为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但最差播期不同,海拔800 m处以玉米完熟期8月31日最差,而海拔900 m处以玉米乳熟期8月10日最差。结合各处理组合产量得到,海拔800 m处品种‘费乌瑞它’搭配播期玉米乳熟期8月10日、玉米蜡熟初期8月17日、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均可获得高产;而海拔900 m则以品种‘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最利于产量建成。因此‘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处理组合在两点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围绕"健康、高产、标准"三大种薯生产目标,结合山区自然条件及栽培习惯,开展"改净作为套作,改窝播为浅沟点播,以密度调控为主"的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技术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改净作为套作,病毒再侵染机率极低,并提出以667m2植4000粒为原种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