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花黑麦草原生质体培养和再生白花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一、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概况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是国内从事茶学教育最早的教育科研机构。茶叶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具有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我校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时间早,也较全面系统,我校品种资源圃保留国内外茶树良种300多种。我校能充分利用广东省丰富的茶类品种和特有的饮茶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首先在全国开出茶艺方向的本科教学,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茶艺人才。"茶艺"专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色,以及植物自然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清饮为主的国内功夫红茶消费形成新的茶叶消费热点,形成了对“香高、味醇、色亮“清醇型高级工夫红茶消费热潮。本实验试着将乌龙茶的晒青工艺添加到红茶制作中,以求改善红茶的品质。研究用福云六号和金黄两个品种鲜叶进行日光萎凋(设不晒、轻晒、重晒处理)、室内萎凋、机械揉捻、发酵、烘干的工艺组合制得红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对茶样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晒青“工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晒青处理的红茶与对照香型没有差异,但经过晒青处理的红茶甜香更浓郁,香气也更持久:(2)晒青处理的红茶水浸出含量增加,多酚类含量增加,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含量增加,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加了,滋味较醇和:(3)晒青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红茶的香气,对红茶滋味的醇厚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在红茶加工中引入晒青工艺对开发清饮型高香红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藤茶的初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藤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直接成苗培养基上不萌动的四倍体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杂种幼胚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杂种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杂种愈伤组织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成苗能力逐步下降,在不改变培养基的情况下,分化能力可保持8个月;改变脱分化培养基中NH4NO3或KN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此外,还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在棉区的迅速扩大为害,已经威胁着棉花生产。为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害,利用品种抗性乃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筛选抗源、鉴定棉花品种资源和亲本材料时,设置人工病圃就显得非常重要,利用什么材料做为扩大繁殖对象菌系的营养基更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既要能使菌丝体迅速生长,又要让分生孢子和微菌核的生成量大。基于这种目的,试用了四种培养基物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获得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 2n=2x=14)和四倍体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var.glaucescens Boiss 2n=4x=28)的属间杂种。Lmx Fa.g杂种在形态上呈中间型,而反交杂种则倾向于母本。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多花黑麦草的染色体组(A)与四倍体苇状羊茅的两组染色体(B和B′)亲和性差;相对来说,羊茅属的细胞质有利于A、B、B′三组染色体的配对。杂种F#-1花药不开裂,花粉畸形败育。合成的双倍体细胞学上不稳定,花粉KI-I#-2可染率极低。本文还讨论了利用杂种的途径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叶和酸奶都是人们喜欢的健康饮品,有着各自的风味特色和营养保健功能。将茶与酸奶适当地融合制作成茶叶风味酸奶,使二者的风味特点和营养健康功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健康性功能产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义和产品开发价值。本文对近年来茶叶风味酸奶开发的相关技术与工艺创新、茶酸奶主辅要素的选择融合与风味设计、茶风味酸奶的市场发展情况与前景进行了归集整理和分析,以期对茶叶风味酸奶产业的发展有所促进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辣木科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极具开发潜力。从辣木有效成分辣木油、蛋白质、总黄酮等的提取,抗氧化及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辣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发展历史三阶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普洱茶是云南茶业的一枝金花!现代普洱茶特指云南省版纳、思茅、昆明、下关等地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年贮存陈化获得的产品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技术改革创新,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增湿渥堆及后熟陈化制得的产品,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据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这些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普洱茶日益受世人所关爱,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普洱茶的消费不断升温,并冠以"减肥茶"、"窈窕茶"、"益寿茶"等美称,普洱茶年产销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600多吨上升到2001年的近2万吨,其增长幅度为我国各特种茶之冠.近几年来,普洱茶却一度出现供货紧张的状况,陈年老普洱茶更是成为广大客商求购的抢手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加.可以断言,普洱茶必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能更广泛地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