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甘蔗内生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XD20生长及促生特性的影响,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测不同pH、氯化钠浓度、重金属、化学试剂及铁离子浓度、碳源、氨基酸及碳氮比对菌株XD20生长、嗜铁性能和溶磷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碳源、氮源、氯化钠浓度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菌株XD20适宜生长的pH在7左右,超过4%的氯化钠浓度会抑制其生长;菌株XD20具有一定的重金属耐受性,可在Mn7+、Cr6+浓度为5~400 mg/L范围内生长;以MSA作为基础培养基,当铁离子浓度为0~10μmol/L时,该菌的相对嗜铁量随铁离子浓度升高而升高,当铁离子浓度超过10μmol/L时,其相对嗜铁量含量呈降低趋势.以柠檬酸为碳源、脯氨酸为氮源、碳氮比为3:1时,有利于菌株XD20嗜铁素的分泌.不同碳源对菌株生长和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碳源排序为甘油>葡萄糖>柠檬酸>蔗糖>苹果酸;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XD20生长量最大的碳源、氮源和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1%柠檬酸、0.5 g/L硫酸铵和4%氯化钠;影响供试菌溶磷能力的因子顺序为钠离子浓度>碳源>氮源,菌株XD20溶磷量最大时的培养条件与其生长量最大时的培养条件一致.[结论]甘蔗内生固氮菌株XD20具有较好的环境耐受性,铁离子浓度会影响其生长量和嗜铁量.以柠檬酸为碳源、脯氨酸为氮源、碳氮比为3:1时,有利于菌株XD20嗜铁素的分泌.0.1%柠檬酸、0.5 g/L硫酸铵和4%氯化钠的培养条件对其生长和溶磷特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脱氢酶(GDH)和吡咯喹啉醌(PQQ)对溶磷微生物溶解无机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了探讨甘蔗内生固氮菌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DX120E的溶磷机制,从该菌中克隆溶磷基因GDHpqqE的ORF,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还研究了该菌对不同磷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甘蔗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 GDHpqqE基因的ORF分别为2373 bp和1143 bp,编码氨基酸分别为790个和380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DH蛋白为稳定蛋白,pqqE蛋白为不稳定蛋白。GDH蛋白是一个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膜受体蛋白,具有PQQ_membr_DH、PQQ_mGDH功能域和PQQ_DH_like超家族蛋白结构;pqqE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胞内蛋白,含有1个PQQ_syn_pqqE功能域和Radical SAM超家族蛋白的结构。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对不同磷源的利用和GDHpqqE基因在不同磷源培养时的qRT-PCR分析表明,该菌对不同磷源的溶磷能力表现为FePO4>AlPO4>Ca3(PO4)2,且溶解FePO4的能力与溶解Ca3(PO4)2、AlPO4等难溶磷源的差异均显著(P<0.05)。在几种磷源条件下,GDHpqqE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增加,且2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GDHpqqE基因在以FePO4为磷源条件下的表达量与以Ca3(PO4)2为磷源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内生固氮菌与甘蔗的互作和溶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木薯桂热13号(GR13)以高产品种新选048(XX048)为母本,高粉品种南植199(NZ199)为父本,采用开花调控技术诱导亲本开花,并通过嫁接预测杂种优势的方法获得杂交F1代,经优良单株评选、单排试验、各级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鉴定、评价、筛选等选育而成。GR13平均鲜薯产量47.06 t/hm2、淀粉含量32.0%,分别比对照NZ199和华南205(SC205)增产22.93%、21.48%,淀粉分别提高3.74、5.30个百分点;薯块干物质率45.2%,比对照高4.7、7.5个百分点;鲜薯平均氢氰酸含量25.7 mg/kg,均低于对照;粗纤维0.73%,与SC205相当;维生素C42.87mg/hg、蛋白质0.57g/hg、总糖3%、可溶性糖1.1%,均与NZ199相当;GR13抗螨性田间鉴定结果为中抗,在植后180 d淀粉含量稳定在27.0%以上,说明其早熟、高产、高淀粉、氢氰酸含量低、适应性广,是早熟丰产稳产性好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耐旱耐寒和较抗螨、不易落叶等特点,适合在广西、江西和云南等木薯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